近期,理想汽車公布的財報數據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在這份一季度財報中,理想汽車的總營收達到了259億元,同比微增1.1%,但環比卻大幅下滑了41.4%。凈利潤方面,理想汽車實現了6.466億元的盈利,同比增長9.4%,但同樣環比減少了81.7%。
這份略顯黯淡的財報成績,讓理想汽車在今年的輿論場上顯得格外低調。在搜索引擎中,關于理想的討論似乎還停留在過去被調侃為“棺材”車的時期。不僅如此,理想汽車還失去了連續24個月蟬聯的新勢力銷冠頭銜,被小鵬汽車所取代。面對零跑、小米等品牌的猛烈追趕,理想的領先地位正逐漸受到挑戰。據報道,理想內部已決定將年初設定的70萬輛年銷量目標下調至64萬輛。
在銷量方面,理想汽車今年一季度的交付量略低于小鵬,位居新勢力品牌第二位。進入4月和5月后,零跑汽車也開始迎頭趕上,并成功奪得了今年1-5月新勢力銷量榜的冠軍。為了應對銷量壓力,理想汽車也不得不參與到價格戰中。一季度,理想汽車交付總量雖然創下了92864輛的歷史新高,但單車均價卻從上一年的30.22萬元下滑至26.56萬元。
從一季度業績來看,理想汽車的營收雖然略有增長,但利潤卻大幅下滑。這意味著在“以價換量”的策略下,雖然銷量有所提升,但整體收入并未大幅增長,甚至利潤還出現了減少。理想的銷量增速也在逐漸放緩。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長15.5%,遠低于去年同期的52.9%和上一季度的20.4%。
然而,在車輛安全方面,理想汽車卻交出了一份近乎滿分的答卷。在中保研公布的最新測試結果中,理想L8成為了中保研碰撞測試史上成績最好的SUV車型。在車內乘員安全指數、車外行人安全指數、車輛輔助安全指數等多個方面,理想L8均獲得了最高評級。這無疑為理想的品牌形象增添了不少光彩。
盡管如此,理想的銷量下行趨勢依然明顯。隨著鴻蒙智行的問界、零跑、深藍、阿維塔等多家車企明確表示將進入增程賽道,以及小鵬、極氪等品牌的競爭壓力,理想的“增程神話”正逐漸消失。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再加上純電汽車的續航里程和快充能力不斷提升,理想的獨特性正被不斷削弱。去年,除了理想L6因價格下探實現銷量爆發外,L8、L9的銷量均出現了同比下滑。
面對這一局面,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也有了新的思考。他“閉關”了大半年時間,并公開表示“不想造車”。李想認為,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而真正的智能化需要依靠人工智能。隨后,李想公布了理想汽車“All in AI”的新戰略,并表示這是自己的第三次創業。他將人工智能生態形容為一個森林,并表示理想要做森林里面最大的樹,而不僅僅是一棵樹。
回顧過去五年,理想汽車的營收從2020年的13.70億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200.73億美元,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整體依然保持穩步增長。理想堅持做中高端車型,并精準定位家庭用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安全方面,理想也下足了功夫,理想L系列自上線以來總銷量高約96萬臺就是最好的證明。
理想的抗風險能力也不容小覷。截至2024年末,公司現金儲備高達1128億元,為應對突發情況提供了足夠的緩沖空間。雖然與比亞迪等巨頭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從毛利率來看,理想并未落后太多。在陷入“棺材”車等負面輿論和價格戰泥潭中,理想依然能夠保持穩定的銷量和盈利能力,足以證明其實力不凡。
最近,汽車圈還發生了一件大事。比亞迪、一汽、東風、廣汽等多家車企紛紛表態不超60天供應商賬期。這一舉措將帶動整個行業進入良性氛圍,緩解供應鏈壓力,加速行業向龍頭集中。對于理想汽車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在賬面壓力較小的情況下,理想有望借助這一政策東風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