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板塊在股市中迎來了顯著的上漲行情,這一趨勢背后隱藏著行業內部的一系列積極變化。
多家知名車企在近期紛紛發布官方聲明,承諾將嚴格把控供應商賬款的支付期限,以實際行動響應國家政策,助力中小企業健康發展。6月10日晚,中國一汽、東風汽車、廣汽集團以及賽力斯等四家車企率先表態,明確承諾“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緊接著,6月11日凌晨,比亞迪也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宣布,即日起將統一供應商支付賬期為60天內,成為又一家加入這一行列的領軍企業。
比亞迪在聲明中強調,此舉旨在落實國家及相關部委關于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同時也表達了公司對未來持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比亞迪表示,將繼續通過技術創新與管理優化,與上下游合作伙伴攜手共進,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穩健前行。
汽車板塊的上漲行情與這些車企的積極表態密切相關。在利好消息的推動下,今天早盤汽車板塊整體表現搶眼,漲幅位居前列。多家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也隨之水漲船高,其中同心傳動一度實現“30cm”漲停,美晨科技、欣銳科技等個股也迎來了“20cm”漲停,迪生力、泉峰汽車、金麒麟等個股同樣封死漲停板。
龍頭股的表現同樣不俗,比亞迪A股漲幅接近2%,賽力斯、長城汽車、上汽集團、福耀玻璃、長安汽車等個股也均呈現上漲態勢。整個汽車板塊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此次車企集體行動的背后,是行業對于整治“內卷”現象的決心以及對于國家政策的積極響應。6月1日,《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正式開始實施,明確規定大型企業向中小企業采購的付款期限不得超過60天,并禁止強制接受商業匯票等非現金支付方式。這一政策的出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有助于促進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縮短賬期不僅可以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提高整個供應鏈的資金使用效率,還有助于穩定供應鏈關系、增強上下游合作。這對于形成更加緊密和高效的產業鏈協同效應具有重要意義。
證券機構也對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中信證券認為,車企積極響應政策,標志著汽車產業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華龍證券則展望到2025年,認為在政策托底內需、海外產能和渠道建設的推動下,乘用車和商用車均有望實現銷量上行。同時,零部件端也將迎來客戶銷量向上反轉和智駕系統滲透率快速上升的雙重利好。
隨著這些積極因素的不斷累積和釋放,汽車板塊的未來發展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