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家長在嘗試通過科普書籍激發孩子對太陽系興趣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一本名為《月亮和地球爭吵的那天》的繪本,這本書不僅成功吸引了孩子的注意,還成為了親子共讀的溫馨時光。
原本,孩子對一篇關于太陽系的英文文章反應平平,對隨后的行星科普書籍也提不起興趣,轉而沉迷于短視頻。然而,《月亮和地球爭吵的那天》的介紹語——“從賭氣鬧情緒到道歉和好的治愈之旅,也是橫跨太陽系的星際探索之旅”,卻如同一股清流,瞬間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意猶未盡,要求再次閱讀。在第二次閱讀時,他半躺在床上,沉浸在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中,眉飛色舞地講述著書中的圖畫細節和自己的聯想,這種狀態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
這本書的魅力在于其輕松歡樂的氛圍,完美契合了孩子對“有趣”的追求。圖多字少的設計大大減輕了閱讀負擔,讓孩子能夠輕松翻頁,享受圖畫帶來的快樂。同時,擬人化的故事形式讓科普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月亮賭氣離家,一路遇到金星、水星、太陽等行星,這種“星際過家家”的設定讓孩子倍感親切。
書中的每個天體都被設計成了可愛的卡通角色,有著豐富的表情和各異的穿著打扮,孩子驚呼“怎么這么多表情包”,并興高采烈地與家長一起挑選最喜歡的天體形象。這種視覺上的趣味性牢牢抓住了孩子的眼球。
這本書還激發了孩子的無限想象。圖畫細節豐富,孩子總能發現不一樣的精彩,比如月亮思考去留的兩頁畫面,雖然大致相同,卻暗藏玄機,孩子玩起了找不同游戲,表現出不尋常的專注力和細致觀察力。同時,圖畫也成為了引發思考和表達的橋梁,孩子通過觀察圖畫,聯想已知,推測情節,沉浸在畫面中。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成為了親子共讀的契機。家長和孩子半躺在床上,一起閱讀、討論,找回了久違的親密感覺。通過閱讀這本書,家長不僅與孩子一起享受了歡樂時光,還結合書中的情節和孩子的實際生活經驗,溫和地討論了如何處理社交問題,播下了積極處理矛盾的種子。
總之,《月亮和地球爭吵的那天》不僅是一本兼具科普和情感治愈的繪本,更是一本能夠激發孩子閱讀興趣、提供高質量親子時光的寶藏書籍。它適合小學低年級和幼兒園小朋友閱讀,讓忙碌的學齡孩子家庭能夠重溫親密、共享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