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增程混動技術逐漸成為各大車企競相追逐的新賽道。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新興品牌上,就連曾經對增程混動持批評態度的傳統大廠也紛紛加入其中,使得增程混動的競爭愈發白熱化。
上汽大眾近期宣布,將推出首款增程混動車型——大眾ID.ERA概念車。據上汽大眾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傅強透露,該車型的量產版本將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正式亮相,并有望于明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這一消息無疑為增程混動市場增添了新的活力。
回顧歷史,大眾汽車曾在2020年對增程混動技術表示過質疑。當時的大眾(中國)CEO馮思翰曾稱增程式電動車為“最糟糕、不環保且胡說八道的方案”,并暗指只生產增程混動車的理想汽車。然而,如今大眾卻宣布加入增程混動陣營,這一轉變讓人頗感意外。
寶馬汽車也緊隨其后,宣布將投入增程混動技術的研發。據悉,寶馬正與供應商采埃孚合作開發新一代增程式系統,該系統或將首先應用于新一代X5車型上。這些傳統大廠的加入,無疑進一步證明了增程混動技術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
在國內市場,增程混動早已成為某些車企的“暢銷密碼”。除了大眾和寶馬外,理想、問界等企業憑借增程混動技術取得了顯著的市場成績。相比之下,始終堅持不做增程混動的國產品牌長城汽車顯得有些孤單。
然而,增程混動技術并非沒有弊端。在過去,增程混動在低速、短途等情況下確實能發揮經濟優勢,但在高速、高負載情況下,增程器會出現高油耗、噪音大、動力輸出弱等問題。這也是過去一些車圈大佬對增程混動持批評態度的根本原因。
但如今的增程混動技術已經取得了顯著進步。一方面,增程器的油電轉化效率逐步提高,使得增程混動車型在能耗方面表現出色。另一方面,增程系統具備了智能調節能力,可以根據車況和路況選擇最佳的工作模式,從而確保高能效。
在增程混動技術的迭代升級下,國產增程混動車型已經不再是過渡方案,而是成為了一種能夠與插混、純電相媲美的新能源動力技術方案。這些車型不僅具備出色的續航能力,還在智能化、舒適性等方面表現出色。
對于傳統大廠來說,為了在增程混動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它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大眾ID.ERA為例,該車型雖然搭載了EA211系列發動機,并確保了更高的油電轉化效率,但在續航能力方面仍與國產增程混動車型存在一定差距。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關注增程混動技術。除了已經推出增程混動車型的品牌外,還有一些品牌正在積極研發相關技術,并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推出相關產品。
在這一趨勢下,只推純電的新能源車企數量逐漸減少。特斯拉、蔚來等少數品牌仍堅持純電路線,但小米、小鵬、極氪等企業已經曝光了增程混動車規劃,開啟了純電、增程“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模式。
增程混動技術的提升和市場的認可,使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并選擇增程混動車型。這些車型不僅具備出色的續航能力,還能在多種場景下提供穩定、高效的動力輸出。隨著充電設施的逐步完善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增程混動技術有望在未來取得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