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逐漸攀升,飲品消費市場迎來了它的旺季。當前,外賣平臺間的補貼大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為消費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優惠,同時也引發了市場的熱烈反響。
在淘寶和京東的界面上,一杯奶茶或咖啡的價格令人難以置信。京東上,咖啡奶茶已與超市、藥品并列成為搜索欄下的重要入口,一杯標準冰美式僅需5.9元,而蜜雪冰城的雙杯藍莓果粒更是低至3.9元。淘寶同樣不甘示弱,原本印象中20元起的奈雪的茶產品,現在只需7元一杯,滬上阿姨的多款產品也僅需6元起。
面對如此大幅度的價格優惠,消費者們紛紛投身其中,盡管有人戲稱自己已經因喝奶茶而體重增加,但大多數人依然樂此不疲。淘寶發布的一份戰報顯示,淘寶閃購加餓了么的日訂單量已超過4000萬單,其中茶飲類(咖啡)訂單占比達到了四分之一,即1000萬單。
這一現象引發了人們的深思。首先,外賣補貼大戰將價格帶下拉至5元區間,這究竟意味著什么?其次,既然外賣補貼大戰的目的是推動即時零售的發展,為何各大平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茶飲和咖啡作為先鋒?
近年來,中國新茶飲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多家企業成功上市。茶百道、古茗、蜜雪集團、霸王茶姬以及滬上阿姨等品牌相繼登陸資本市場,整個新茶飲行業的上市公司數量已達到6家。這些頭部公司不僅擁有更強的市場價格承受和調節能力,還具備更強的融資能力,這是中小品牌難以比擬的。
新茶飲品牌注重規模效應和性價比路線,門店數量迅速擴張。滬上阿姨的門店數量已接近一萬家,而蜜雪冰城的門店數量更是超過四萬家,遙遙領先。規模效應使得這些品牌在遭遇價格戰時具有更強的抗壓能力。相比之下,咖啡品牌的門店擴張速度相對較慢,瑞幸、庫迪和星巴克穩居市場前三,但其他品牌的門店數量與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當價格被平臺拉至極低水平時,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大品牌或熟悉的品牌。目前,一杯奶茶的價格已經降至5-6元,這個價格已經與便利店瓶裝水飲的價格相當。消費者在享受優惠的同時,也會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因此連鎖品牌的信任度更高。
補貼導致的低價策略對咖啡和新茶飲市場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過去,人們認為蜜雪冰城10元的價格帶已經是低價極限,但現在看來,價格戰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當補貼價格將蜜雪冰城的價格帶對折時,不僅蜜雪冰城會受到影響,其他品牌也會面臨挑戰,需要考慮如何滿足消費者對低單價的持續預期。
然而,對于電商平臺而言,選擇新茶飲和咖啡作為啟動即時零售戰略的殺手锏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即時零售與傳統貨架電商的本質區別在于消費場景對消費決策的影響極大。過去,外賣主要以午餐和晚餐時段為主,而即時零售則主要集中在晚間時段。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的鴻溝,消費者的需求沒有得到充分釋放。
為了打破這種消費場景的分割,平臺選擇了新茶飲和咖啡作為突破口。當這些飲品的價格降至令人驚訝的5-6元時,它們已經與瓶裝水飲形成了競爭。在夏季高溫時段,消費者對補水解渴的需求尤為強烈,新茶飲和咖啡成為了理想的選擇。因此,它們成為了外賣正餐和夜間即時零售之間的完美補充和銜接。
在這場補貼大戰中,有人歡喜有人憂。網絡上流傳的視頻顯示,一些咖啡店在訂單高峰時段,店員忙碌得幾乎崩潰。這場從新茶飲和咖啡切入的外賣補貼大戰就像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的盒子,對消費者、品牌方和平臺方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