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深度探討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狀況的報告——《中國發展報告2024》之“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有效支持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專題報告,引起了廣泛關注。該報告不僅詳細闡述了中國新能源產業的迅猛崛起,還針對海外部分政客和媒體提出的“產能過剩”論調進行了有力回應。
中國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其根源在于國家堅定不移地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的決心,以及長期發展過程中所積累的規模經濟與比較優勢。憑借強大的制造業配套能力和超大規模市場,中國新能源產業已形成了完備且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風電、光伏等領域的技術全球領先,人才資源豐富,資本豐裕,數字經濟與綠色低碳轉型的深度融合,更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面對海外關于“產能過剩”的質疑,報告指出,應以全面、歷史、發展的眼光看待新能源產能。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伴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迭代,有效產能與無效產能并存,不能簡單加總。同時,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企業優勝劣汰,產能也隨之動態調整。因此,不能僅根據某一時期的產能規模就片面地得出“產能過剩”的結論。特別是在新能源產業快速成長的背景下,產能建設主要是為了匹配未來的預期需求。
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不僅順應了綠色轉型和經濟全球化的大勢,更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了重大貢獻。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形勢嚴峻,綠色產品總供給嚴重不足。中國通過開放合作,積極向外資企業敞開國內市場大門,支持新能源對外投資,發展互惠貿易,與世界各國共享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機遇。這些舉措不僅促進了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繁榮,也加速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進程。
然而,仍有部分海外聲音刻意渲染中國新能源產業“產能過剩”,這不禁讓人對其背后的動機產生疑問。在全球氣候變化挑戰面前,各國應攜手合作,共同應對。訴諸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以“產能過剩論”為借口限制中國新能源產品出口,只會阻礙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延緩新能源技術的進步,影響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進程。
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不移地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進高水平開放,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和國際合作。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為中國經濟的綠色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更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改善全人類總體福祉作出了積極貢獻。未來,中國將繼續與世界各國攜手共進,共同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