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領域的佼佼者OpenAI,在其創新產品ChatGPT推出尚不足三年的時間里,已經實現了年化經常性收入(ARR)的飛躍式增長,突破了100億美元大關。這一成就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據OpenAI官方發言人透露,這一收入數據涵蓋了公司旗下多款消費者產品、ChatGPT企業版以及應用程序接口(API)的銷售業績。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并未將來自微軟的授權收入以及大型一次性交易所產生的收益納入統計范圍。
年化經常性收入作為衡量企業訂閱服務、合同服務及其他定期重復性業務收入的重要指標,其穩定增長為企業未來的收入預測提供了有力依據。相較于一次性銷售收入,基于長期合同或客戶持續訂閱業務所計算的ARR更加穩定可靠,為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OpenAI的收入增長得益于ChatGPT用戶的迅猛擴張。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的周活躍用戶數已達到驚人的5億。而付費企業用戶數量也在短短幾個月內實現了顯著增長,從2月份的200萬躍升至300萬。
盡管業績斐然,但OpenAI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去年公司的虧損額約為50億美元。然而,這并未阻礙OpenAI對未來的雄心壯志。據外媒報道,OpenAI已設定了2029年收入達到1250億美元的目標。
在最新公布的法院文件中,OpenAI展現出了挑戰現有科技巨頭的決心。他們希望ChatGPT能夠超越瀏覽器和應用程序的限制,成為始終伴隨用戶、傾聽并隨時提供幫助的智能助手。這一愿景與Siri等早期智能助手的初衷不謀而合,但OpenAI期望能夠將其變為現實。
OpenAI在向法院的陳述中強調,用戶應當擁有選擇自己人工智能助手的權利。無論是在iOS、Android還是Windows平臺上,用戶都應能夠將ChatGPT設置為默認選項。他們呼吁蘋果、谷歌、微軟、meta等科技巨頭,在推廣自家人工智能產品時,應給予用戶公平的選擇權,避免壟斷市場的局面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