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蘋果公司正面臨為其標志性語音助手Siri引入人工智能(AI)升級的嚴峻挑戰,這一困境引發了外界對其即將舉行的年度發布會上能否帶來AI領域重大突破的擔憂。《金融時報》的報道揭示了這一內幕,指出多位離職員工透露,蘋果在嘗試通過先進的大語言模型提升Siri的智能性能時,遇到了重重技術障礙。
據悉,蘋果正努力用自研的AI模型取代目前支持Siri的機器學習技術,意在打造一款能夠進行真正對話的AI助手。Siri作為蘋果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嵌入數以億計的蘋果設備中。然而,蘋果選擇的升級路徑似乎并不順暢。與OpenAI等從零開始構建生成式AI語音助手的公司不同,蘋果選擇在現有系統上逐步改進,但這一策略卻導致了諸多問題的浮現。
有前蘋果高管指出,這種“爬坡”式的改造方法難以徹底革新Siri,甚至直言蘋果在這一過程中“栽了跟頭”。Siri的重塑本是蘋果AI戰略“Apple Intelligence”的核心,該戰略旨在通過提升設備的智能化水平來推動銷量增長。然而,目前的進展顯然未能如愿。
摩根大通的分析師薩米克·查特吉指出,投資者現在更加關注蘋果能否兌現去年的承諾,而非提出新的愿景。AI問題的凸顯也對蘋果股價產生了沖擊,使其在今年以來的表現遠落后于納斯達克指數,成為“七大科技股”中表現最差的一家。
一位曾參與Siri開發的前高級員工透露,自ChatGPT在2022年底問世以來,對話式交互的范式迅速演變,而Siri卻明顯滯后。他對于去年宣布的多項功能未能如期發布感到驚訝。美國銀行的分析師指出,Siri的技術延遲可能意味著蘋果在未來三年內都難以推出一款現代化的AI助理,這將使其在與谷歌等競爭對手的較量中處于不利地位。
蘋果AI團隊的管理問題也浮出水面。據稱,該團隊長期缺乏統一的戰略指導,且高層一度不愿為相關項目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這進一步加劇了問題的復雜性。同時,蘋果對用戶數據隱私保護的堅持,也為其AI模型的開發帶來了挑戰。蘋果強調在設備端進行AI模型的運行,這限制了模型的規模,并增加了技術實現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