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大學近期于上海隆重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發布會,會上正式揭曉了“匡時財經教育大模型”,并配套舉行了數智新財經論壇。這一創新之舉標志著該校在財經教育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探索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據上海財經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的張立文教授介紹,該大模型是學校財經學科深厚底蘊與前沿技術探索相結合的產物,旨在打造一個全方位服務于財經教育多樣化需求的智能化平臺。通過系統整合經典教材、專業文獻、學術論文及海量金融數據,項目團隊成功構建了一個覆蓋經濟、金融、會計、統計等多個核心學科的高質量、多維度語料庫,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標準化的財經知識體系。
在技術層面,上海財經大學不僅成功自主研發了全國首個金融R1類大模型Fin-R1,還配套建立了金融大模型評測體系Fineval,為“匡時財經教育大模型”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學校還依托“匡時一號”算力集群的混合智能計算平臺,實現了算力資源的靈活調度,確保了大模型的穩定運行和高效表現。
校方表示,該大模型的應用生態建設將遵循科技與教育、教育與產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在科技與教育融合方面,學校推出了一系列智能應用,涵蓋助教、助學、助研、助管等多個領域,推動課程設計、學情追蹤等業務流程的智能化升級。而在教育與產業結合方面,學校積極與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共建創新平臺,加強學術研究與產業實踐的互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增強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