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工廠內,一汽-大眾中型SUV探岳迎來了其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第100萬輛車型正式下線。自2018年上市以來,探岳家族在七年的時間里,通過推出探岳X、探岳GTE、探岳L等多款車型,實現了月均銷量高達2萬輛的佳績,這一成就彰顯了在新能源汽車沖擊下的市場穩定性。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對燃油車市場構成了不小的壓力。據統計,2024年燃油車銷量同比下降14.1%,市場份額降至52.4%,且在多個月份中跌破50%的關口。2025年前四個月,燃油車銷量繼續下滑,同比減少18萬輛,降幅達到4.8%。
面對這一趨勢,一汽-大眾等合資車企在加速電動化轉型的同時,也致力于燃油車的智能化升級,以期在新能源汽車的競爭中找到立足之地。一汽-大眾提出了“燃油車三步走”戰略,旨在分階段推動輔助駕駛功能的普及。根據規劃,到2025年第一季度,一汽-大眾將實現核心高階智能輔助駕駛功能覆蓋95%的高速和90%的城市路段,并在隨后的階段中不斷擴大覆蓋范圍,最終在2026年實現全場景高階智能輔助駕駛。
探岳作為一汽-大眾轉型戰略中的先鋒車型,于今年3月推出了全新探岳L,新車在智能化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搭載“9V5R12U”感知硬件和卓馭科技的慣導雙目攝像頭,全新探岳L可實現L2+級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并通過OTA升級和第三方技術整合,降低了研發成本和風險。一汽-大眾希望通過探岳打破“油車不智能”的傳統觀念。
為了應對市場競爭,探岳還采取了“一口價”策略,旨在提高價格透明度,減少消費者觀望情緒,簡化購車流程。這一策略得到了市場的積極反饋,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等車企也相繼推出了類似的價格政策。
然而,升級后的燃油車在市場上依然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在與新能源汽車的競爭中,燃油車仍存在一定的劣勢。一汽奧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鳳剛在近期采訪中呼吁,應盡早實現“油電同權”,讓車企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中發展。他指出,目前燃油車的稅費成本比新能源汽車高出約15%。
關于“油電不同權”的問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也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包括實現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的稅收公平化、取消對燃油車的不合理限行限購政策、制定統一的環保標準等。他強調,應加大對燃油車技術的鼓勵,加強對消費者的宣傳,讓消費者了解燃油車的技術進步和優勢。
政策方面,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相關負責人曾表示,要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同步推動內燃機技術發展,激發傳統能源汽車和內燃機產業發展活力。這一表態為燃油車市場帶來了新的希望。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基于探岳等燃油車良好的市場表現,一汽-大眾燃油車市場份額實現了逆勢增長。數據顯示,一汽-大眾5月共銷售整車128萬輛,其中燃油車市場份額同比增長1.5個百分點。大眾品牌、奧迪品牌和捷達品牌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與此同時,一汽-大眾也在加大電動化轉型的力度。根據與中國一汽簽訂的新產品協議,從2026年開始,一汽-大眾將陸續推出11款新車,其中包括10款新能源車和1款燃油車。一汽-大眾的目標是在2030年繼續保持在華第一外資車企的地位,并在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發揮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