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車主們紛紛在網絡上熱議一個話題:電動車更換電池的高昂成本。這一熱議現象,引發了公眾對電動汽車維護費用的深切關注。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一下,為何電動車更換電池的費用會讓人望而卻步。
以一位特斯拉Model S車主的經歷為例,他的愛車已經陪伴他度過了8年半的時光。然而,在不久前,車輛出現了故障。經過檢查,僅僅是拆卸電池進行檢查的費用,就需要七八千元。為何會如此昂貴?原因在于,電動車的電池不同于我們日常使用的遙控器電池,更換并非簡單拆卸即可。電動車電池涉及電芯匹配、安全檢測以及BMS系統調試等復雜技術,每一項都需要專業人員操作,人工成本自然不低。檢查結果顯示,電池已經老化,維修費用高達16萬元,而更換全新電池的費用更是達到了22萬元。面對這一高昂費用,車主陷入了兩難境地:是花費巨資更換電池,還是將車輛出售購買新車?
無獨有偶,浙江義烏的奔馳EQC車主楊先生也遭遇了類似的困境。他曬出了自己的電池更換報價單,總計226,143.35元,其中鋰離子電池一項就占據了222,073.25元。雖然4S店證實楊先生的車輛仍在質保期內,這筆費用無需他個人承擔,但報價單上的數字還是讓眾多電動車車主心頭一緊。大家開始擔憂,一旦車輛過了質保期,電池出現問題,將如何應對?
另一位朋友購買的某國產新能源車,落地價25萬元,在車輛使用8年后接到了4S店的通知,電池需要更換。詢價后得知,更換電池的費用高達12萬元,幾乎相當于半輛新車的價格。他無奈地表示:“當初真應該好好考慮一下換電池的成本。現在賣車吧,二手車價格極低;不換電池吧,車又無法正常使用。真是左右為難!”
那么,為何電動車更換電池的費用會如此高昂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電池本身的造價就很高。據中保研數據顯示,采樣的59款純電新能源車型中,動力電池包單件零整比均值達到了50.96%,單位能量電池包價格均值為1604.92元/千瓦時。以常見的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為例,更換費用大約在1000元/kWh左右。如果一輛車的電池容量為40kWh,續航里程在200-300公里之間,那么更換這樣一組電池的費用大約需要4萬元。對于續航里程超過400km的電動車,電池包容量大多在50度以上,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價格大約在2-3萬元,而使用三元鋰電池的成本則超過5萬元,再加上約1萬元的人工費,總價輕松超過6萬元。
其次,大部分車型的電池組與車型高度綁定。這導致一旦電池出現問題,車主往往只能找特定的廠家或渠道進行維修,而且配件還可能難以匹配。如果老款電池停產,更換電池就需要單獨定制,成本自然大幅上升。車企大多綁定自家電池供應商,第三方維修渠道較少,技術門檻也較高。車主想要找到便宜且可靠的維修服務并不容易。
另外,電池原材料價格波動也對更換電池的成本產生影響。前幾年,碳酸鋰價格高漲至20萬元/噸,雖然現已回落至8萬元,但新型電池如半固態電池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這就像購買蔬菜一樣,今天這種菜便宜明天那種菜貴,電池原材料價格一波動,電池成本自然也隨之變化。
然而,并非所有電動車更換電池都需要花費如此巨大的成本。例如,蔚來推出了換電服務,并采用按度收費模式。在北京地區,換電站的整體單價(包括服務費)大約在1.27到1.94元之間。假設車主換電前剩余電量為25%,更換一塊電量為95%的100度電池,實際換得電量為70度。按照1.59元的換電綜合費用計算,一次換電價格僅為111.3元。如果一周換一次電,一年費用大約為5342.4元,8年換電補能的費用也僅為4萬多元。與一次性花費巨資更換電池相比,這種方式無疑能讓車主輕松許多。
一些車企也提供了電池質保服務。根據國家工信部的規定,自2016年起,乘用車生產企業對電池、電機等核心部件需提供8年或12萬公里的質保。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限制條件,如首任車主不過戶、不做營運車、一年內行駛里程不超過三萬公里等,并且需要在正規4S店進行養護。這些苛刻的條件不僅影響了新能源車的二手流通率,還限制了用車頻次并增加了養護成本。
電動車更換電池成本高的問題亟待車企和相關部門的重視。車企在研發過程中應更加注重延長電池壽命的技術研發,并在銷售運營層面探索更合理的延保產品和完善的車電分離模式,以減輕消費者的電池焦慮。同時,相關部門也可以出臺相關政策推動電池回收規模化并建立有效的流通體系,有望降低電池價格。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在購買電動車時應將更換電池的成本納入考慮范圍。不能僅憑購車時價格優惠或充電成本低于加油成本就盲目購買。應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并權衡利弊后再做決定。否則,等幾年后電池出現問題時,將會面臨不小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