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乘用車市場呈現出顯著的變化趨勢,崔東樹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傳統燃油車市場的新車型推出速度逐漸放緩,而新能源汽車市場則迎來了新品投放的大幅增加。這一變化導致主要車企的產品線日益豐富,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車企之間不僅進行價格競爭,還呈現出跨界競爭的趨勢。
在行業車型分級方面,雖然各家車企有自己的分級模式,但德國大眾的A00、A0、A、B、C、D分級模式仍被廣泛采用作為行業參照。崔東樹根據這一分級模式,對本月新車進行了分類測算,并歡迎業界提出不同觀點進行討論。
從新車推出情況來看,今年5月,按動力類型拆分的新車共計15款,與去年5月的16款基本持平。其中,純電動新車數量較多,增程式新車也達到了4款的較高水平。然而,令人擔憂的是,燃油車新品僅推出1款,這反映了燃油車市場的嚴峻形勢。近兩年的汽油車數量明顯減少,今年甚至沒有混合動力新車推出。
在品牌新車方面,今年的自主品牌新車數量較去年有所減少,但新能源市場幾乎被自主品牌所壟斷。相比之下,合資車企與豪華車市場的新品推出顯得乏力。這一趨勢表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取得了顯著優勢。
從各細分市場新車最低價來看,今年的新品數量不多,價格表現也一般。燃油車新品的最低價格并未突破2024年的價格底線。而新能源汽車品牌中的高端品牌則實現了產品線的擴張下移,如仰望和方程豹等品牌的產品豐富度迅速提升,埃安新車的價格也呈現下移趨勢,這對市場增量將產生積極影響。
在行業標準車型現狀方面,崔東樹指出,新能源汽車新車數量較多,如何分級需要多重考慮。分級測算的主要依據是車長和軸距對應的廂型,同時區分合資與自主類別。價格因素和排量因素由于過于復雜,暫作為爭議車型的備考指標。
具體到5月新車型現狀,崔東樹表示,5月推出的新品中重量級車型較多,純電動、插電混動和增程式車型均有不少推出,形成了車型序列的延展。隨著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動,新品從高端向中高端延伸明顯。主力轎車的新品起步長度達到4.7米,SUV則在4.5-4.7米之間較多,5米以上的車型也不在少數,產品呈現出高端化和中檔化的趨勢。
在車型分解測算方面,崔東樹通過對比每個新車的車長指標與各級別的標準指標,尋找車長差距最小的指標進行定級。他發現,大部分測算分級基本符合直覺定位預期。近期,自主品牌的中型SUV較多,且設計偏大型化。由于設計目標都是超越對手,因此車型跨界力度較大,產品對比難度較大。有些產品會對應調整到下一級的合理競爭定位。
最后,崔東樹表示,目前的車型分級仍在討論階段,他歡迎業界提出意見建議,共同研判產品趨勢。他強調,新車的定級需要綜合考慮車長、軸距、價格、企業內部車型梯度布局以及競品關系等多個因素。同時,新車作為引領市場變化的重要力量,其定級還需要從廠家定位和歷史升級演變等角度進行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