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合汽車的命運轉折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這家曾經風光無限的高端電動車制造商,在遭遇停工停產的困境后,其母公司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在2024年8月申請了破產。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隨后裁定,批準了華人運通江蘇公司等五十二家企業合并重整的申請。
根據法院公布的合并重整裁定書,華人運通系企業的賬面資產總額為59.83億元,而負債則高達157.81億元。在預重整期間,債權人申報的債權金額合計約228億元,其中臨時管理人已初步審查確認的債權金額超過100億元。這一系列數字,無疑揭示了高合汽車及其母公司所面臨的嚴峻財務困境。
然而,就在人們以為高合汽車將逐漸淡出市場之際,2025年5月22日,一個戲劇性的轉折出現了。商業信息查詢平臺“天眼查”顯示,江蘇高合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地位于江蘇省鹽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這家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黎巴嫩裔加拿大商人Jihad Mohammad,注冊資本約1.4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億元)。
新成立的江蘇高合汽車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道路機動車輛生產、汽車零部件研發等,由EV Electra Ltd.和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其中,EV Electra Ltd.持股69.8%,華人運通持股30.2%。這一股權結構,標志著高合汽車迎來了新的股東和合作伙伴。
EV Electra Ltd.是一家來自黎巴嫩的初創公司,成立于2017年,專注于電動汽車制造。其創始人Jihad Mohammad,曾試圖在歐洲與亞洲拓展業務,并在多地設立分支機構。然而,這家公司在國內并不為人所熟知,其加入高合汽車的項目,無疑為業界帶來了新的變數和期待。
據國內媒體報道,高合汽車鹽城工廠已經啟動了復工環評,用于生產原車型,并維持15萬輛的產能不變。為了驗證這一問題,搜狐汽車編輯近日親赴鹽城進行了探訪。然而,從實地探訪的情況來看,目前工廠方面暫未發現有恢復正常運轉的明顯跡象。位于鹽城工廠外圍的高合服務中心、工廠旗艦店等建筑,均處于大門緊閉的狀態,廠區內沒有人員活動。
不過,根據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官網公示的“悅達起亞一工廠智能化綠色技術升級項目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該升級改造項目涉及的悅達起亞一工廠正是高合汽車鹽城工廠。項目總投資為1796.07萬元,預計2025年10月建成,設計生產規模為15萬輛乘用車。這一消息,為高合汽車的未來帶來了一絲曙光。
盡管如此,高合汽車的未來仍然充滿不確定性。新成立的江蘇高合汽車有限公司是否會重啟國內市場業務,目前尚無法確定。而即便成功恢復了生產運行,高合汽車也需要在核心技術、成本控制和營銷層面實現突破,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畢竟,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大規模“洗牌”,任何一家車企都無法躲避這一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