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了一項引人矚目的調查結果。據報告顯示,盡管iPhone 16e已成功躋身歐洲最暢銷智能手機行列,但其早期銷售成績卻未能超越蘋果先前的中端力作——iPhone SE系列。
這款被視作蘋果嘗試以非SE系列定義中端市場新標桿的iPhone 16e,自今年2月面世以來,盡管在首月便迅速登上了歐洲智能手機銷量排行榜的前十名,但其市場表現卻略顯疲軟,未能復制前代產品的輝煌。
具體來看,iPhone 16e在3月份成為了歐洲第九大暢銷智能手機,為蘋果在該地區貢獻了8%的銷量份額,在整個智能手機市場中的占比為2%。盡管在西歐市場的表現稍好,總體排名第七,但仍難以掩蓋其銷量上的不足。
與iPhone 16e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2年發布的第三代iPhone SE在上市首月便以第六名的成績驚艷亮相,為蘋果在當地貢獻了12%的銷量。而2020年發布的第二代iPhone SE表現更為出色,首月便躋身銷量榜第三,占據了蘋果歐洲銷量的19%。相比之下,iPhone 16e的銷量較2022款iPhone SE下滑了17%,較2020款更是下降了20%。
探究iPhone 16e開局不利的背后原因,不難發現,其較高的起售價成為了制約銷量的關鍵因素。在歐洲市場,iPhone 16e的起售價為699歐元,這一價格明顯高于2022款iPhone SE的519歐元和2020款的479歐元。
歐洲中端智能手機市場的消費者對于價格愈發敏感,翻新機和二手iPhone的需求日益旺盛。這一趨勢無疑加大了蘋果通過新款中端機型推動銷量增長的難度,使得其在該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