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市場上,日系車與美系車的競爭一直備受關注。盡管日系車常被標簽為“皮薄餡大”,意指其鈑金做工相對不足,但這并未影響其銷量。日產、豐田、本田等品牌旗下的車型在市場上依舊炙手可熱。
相比之下,美系車中的昂科威plus等車型在駕駛體驗上卻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駕駛者普遍反映,車內靜謐性好,動力和平穩(wěn)性均表現出色,甚至超越了同級別的德系和日系車。然而,令人費解的是,盡管美系車在性能和穩(wěn)定性上表現出色,銷量卻始終不及日系車。
關于美系車銷量不如日系車的原因,市場上有諸多猜測。其中,“油耗高”這一說法尤為突出。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許多美系車已經將油耗控制在了消費者可接受的范圍內,48V輕混系統(tǒng)的加入更是進一步提升了燃油經濟性。以昂科威plus為例,2.0T排量的車型油耗大約在10升左右,與同級別的德系車相比并無明顯劣勢。
那么,日系車究竟憑借什么優(yōu)勢在市場上占據領先地位呢?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筆者通過一位維修師傅的講解,找到了答案。
當時,筆者正在汽修廠保養(yǎng)自己的車,旁邊恰好有一輛凱美瑞在更換前保險杠。據維修師傅介紹,這次更換的費用超過了800元。而與凱美瑞發(fā)生事故的邁銳寶,雖然看起來撞擊程度并不嚴重,但拆開后保險杠卻發(fā)現內部有一套復雜的電子產品,導致維修費用高達1400多元,維修時間也大大延長。
維修師傅進一步解釋,日系車的結構相對簡單,但做工規(guī)整,這使得后期的養(yǎng)護和維修費用相對較低。相比之下,美系車的結構更為復雜,維修時需要更多的時間和人力成本。日系車大多采用自吸發(fā)動機,對機油標號的需求不如美系車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那么挑剔,這也降低了養(yǎng)護成本。
除了維修和養(yǎng)護成本外,日系車在二手車市場上的保值率也是其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據維修廠的學徒工透露,盡管凱美瑞的年限較久,但在二手車市場上的售價卻比同級別的美系車更高,且更受車販子青睞。這是因為日系車的耐用性在業(yè)界享有盛譽,因此保值率相對較高。
日系車之所以能在市場上占據領先地位,離不開其油耗低、維修養(yǎng)護成本低以及二手車保值率高等優(yōu)勢。盡管美系車在性能和穩(wěn)定性上表現出色,但受限于較高的維修成本和較低的保值率,銷量始終難以與日系車匹敵。這一現象也反映了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對于實用性和經濟性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