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可靈AI近日宣布了其2.1系列模型的正式推出,標志著該公司在視頻生成技術上的又一重大進步。此次升級聚焦于語義響應的準確性和運動表現的提升,為用戶提供了標準版和大師版兩個選擇。標準版主要面向短視頻創作需求,支持720p和1080p分辨率的圖生視頻功能;而大師版則定位于影視級內容制作,不僅支持圖生視頻,還新增了文生視頻功能,且視頻效果達到了影視級別。
尤為可靈2.1在視頻生成成本上實現了顯著降低。與2.0大師版相比,生成5秒720p視頻所需的靈感值從100降至20,同等時長的1080p視頻價格調整為35靈感值,大師版視頻則保持在100靈感值。這一調整無疑增強了可靈AI的市場競爭力,也為用戶提供了更為經濟高效的視頻制作方案。
這一系列的升級背后,是快手對可靈AI研發的不斷提速。自去年6月發布1.0版本以來,可靈模型的更新頻率顯著加快,特別是在今年3月,一個月內就發布了四次更新信息。4月15日,2.0版本的問世帶來了基座模型的升級和多模態視頻編輯功能的上線,而僅僅一個多月后,2.1版本便緊隨其后,將1080p五秒鐘視頻的生成時間縮短至不到一分鐘。
在資本市場,快手的這一系列動作引起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盡管在最新的財報中,快手的業績表現并不盡如人意,股價卻出現了逆勢上漲。投資者們似乎更加看重快手在AI領域的布局和潛力,認為這將成為推動公司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
從快手的財報中可以看出,AI業務已經成為其核心亮點之一。公司不僅將AI業務置于財報介紹的首位,還透露了可靈AI商業化進程的加速。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可靈AI的收入已超過1.5億元,廣泛應用于廣告營銷、短劇和智能終端等多個行業。這一成績無疑增強了市場對快手AI業務的信心。
與此同時,快手在費用開支上的變化也透露出其對AI業務的重視。在過去幾年中,為了應對市場競爭和組織擴張的壓力,快手大幅縮減了費用開支,其中研發費用的縮減尤為顯著。然而,在今年一季度,快手卻一反常態地加大了在行政和研發上的投入,其中研發支出的增長主要源于AI技術人才的吸引和保留。這一變化表明,快手正在為AI業務的未來發展蓄力。
為了進一步強化AI業務的戰略地位,快手還成立了可靈AI事業部,下設產品部、運營部和技術部,負責可靈、可圖等系列大模型業務的運營和發展。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可靈AI在快手內部的地位,還為其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決策權和資源支持。
然而,盡管快手對AI業務充滿信心,但在投入力度上仍顯得相對謹慎。管理層表示,他們將極力避免因過度投入AI研發而導致的利潤滑坡。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快手將更加注重可靈AI與已有成熟業務的戰略協同,以提升用戶時長和活躍度、優化廣告投放效果以及增強電商場景下的內容生產和匹配能力等。
隨著大廠AI軍備競賽的加劇,快手的謹慎試探或許顯得有些保守。但考慮到當前市場消費需求仍面臨挑戰,以及廣告、直播等傳統業務增速承壓的背景,快手的這一策略或許更為穩健。通過分散投資均攤風險,快手有望在AI領域穩步前行,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