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重卡領域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從最初的短途運輸場景“圈地運動”,到如今逐步跨越續航障礙,打通干線運輸的“任督二脈”,這一轉變的背后,補能設施的迅速完善成為了電動重卡邁向傳統重卡替代品的加速器。
據統計,當前電動重卡的保有量已突破6萬輛大關,它們主要集中在港口、礦山、鋼廠等短途運輸場景。然而,在續航200至1000公里的范圍內,重卡電動化滲透率尚不足10%。這意味著,隨著大電量重卡的普及,補能系統的構建和完善將成為電動重卡能否真正取代傳統重卡的關鍵考驗。
在此背景下,補能生態的掌控成為了電動重卡市場競爭力的新標桿。近日,慶鈴汽車攜手華為,共同推出了全新一代鈴界重卡,這一舉動引發了業界對超充技術能否成為電動重卡干線運輸最優方案的廣泛討論。鈴界的問世,也揭示了慶鈴汽車在新能源時代的戰略布局。
數據表明,電動重卡的市場需求正在快速增長。從2024年1月的單月銷量不足4000輛,到今年4月單月銷量突破1.5萬輛,這一變化令人矚目。在補能模式上,充換電呈現出“兩級反轉”的趨勢,充電重卡占比已躍升至70%。未來,隨著電池電量接近總擁有成本(TCO)的極限,如何實現“油電同速”的補能效率,將成為電動重卡下一階段競爭的核心焦點。
超充技術的優勢不僅在于其更快的補能速度。與換電相比,超充樁的一次性投入成本更低,操作簡單且兼容快充。而與快充相比,超充樁的系統損耗更低,如超充整流模塊的內部集成,減少了電纜鋪設和損耗,從而實現了更高效、更穩定以及更低的維護成本。
作為重慶市屬重點國企,慶鈴汽車引入華為兆瓦級超充核心技術,不僅推動了傳統汽車和零部件企業的智能化轉型,還有助于形成“國企+科技企業+中小供應商”的創新聯合體開放生態,進一步促進了重慶市汽車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
慶鈴汽車明確表示,未來將以超充重卡為起點,推動全系車型向超充路線發展。超充技術有望成為電動重卡市場從突破走向普及的重要催化劑。
鈴界重卡是慶鈴汽車與華為聯手打造的新一代高效超充重卡,被譽為一次技術、生態和價值的顛覆式革命。雙方采用“技術互補、場景共創”的合作模式,慶鈴負責整車研發、制造和場景化應用的創新開發,而華為則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包括兆瓦級液冷超充和全域熱管理等核心技術。
作為日本五十鈴在中國唯一授權生產五十鈴品牌全系商用車的合作伙伴,慶鈴汽車擁有從毛坯、零部件、總成制造到車輛裝配的數字化完整工藝制造鏈,是國內少數能夠實現核心關鍵總成出口發達國家的商用車企業之一。這一出色的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為鈴界重卡走向全球化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鈴界重卡通過運用四維輕量化體系技術,實現了有效載荷的提升。以352kWh配置的鈴界為例,該車自重8.97噸,雙電機最大功率達到510kW,續航較現有產品提升了15%。同時,在五十鈴造車技術的加持下,鈴界在NVH性能、底盤性能以及可靠性等方面也表現出色。
慶鈴汽車透露,未來將在超充及網聯化創新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布局4×2廂式短途運輸、大電量牽引以及專用改裝等車型,以滿足不同市場的多樣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