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我國量子通信再升級!300公里級全連接網絡實現新跨越

   時間:2025-06-02 21:36:53 來源:ITBEAR編輯:快訊團隊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我國科研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實現了長距離、大規模且可擴展的全連接量子直接通信網絡。這一創新成果已在權威科學期刊《科學通報》上發表,標志著我國在量子通信技術的研究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此次研究的核心團隊由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陳險峰、上海電力大學教授李淵華,以及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教授龍桂魯的團隊組成。他們基于龍桂魯團隊的量子直接通信理論,進行了深入探索和實驗。

在實驗中,科研人員采用了雙泵浦光參量下轉換技術,這一創新技術使得量子糾纏分發系統擁有了卓越的抗干擾能力。實驗結果顯示,經過長距離通信后,各節點間共享的量子態保真度依然保持在85%以上,充分驗證了該方案在實際應用中的可靠性。

尤為該網絡在300公里的傳輸距離后,依然能保持高達300~400Hz的光子對數。這意味著,在編碼后,其理論通信速率可達到每秒數比特,為量子通信網絡的實用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研究在多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首先,它突破了傳統星型網絡架構的限制,實現了全連接網絡的可擴展性,為量子通信網絡的構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其次,通過優化糾纏光源制備技術,科研人員成功將傳輸距離提升至300公里量級,大大增強了量子通信的覆蓋范圍。最后,研究團隊還建立了基于量子態重構的誤差修正機制,確保了多節點通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量子通信之所以具備極高的安全性,主要得益于量子不可克隆原理。一旦量子態被測量,其狀態就會發生改變。因此,任何試圖竊聽量子通信的行為都會被發現。在量子密鑰分發中,發送方和接收方通過傳輸量子態來分發密鑰。如果存在竊聽者,其測量行為會破壞量子態,從而被發送方和接收方察覺。雙方可以立即更換密鑰并重新進行分發,確保信息傳輸的安全性。

這一研究成果不僅展示了我國在量子通信技術方面的實力,更為量子通信網絡的實用化開辟了新的道路。未來,量子通信技術有望在軍事指揮、政務通信、金融交易等信息安全要求極高的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為國家的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大城县| 延寿县| 通山县| 河津市| 上杭县| 罗田县| 托克逊县| 北海市| 平南县| 德令哈市| 普兰县| 蒙城县| 长沙市| 河北省| 天峻县| 大庆市| 吴川市| 石楼县| 铅山县| 茂名市| 富阳市| 确山县| 庐江县| 鹤岗市| 昌图县| 峨边| 云龙县| 且末县| 衡阳县| 巴彦淖尔市| 清远市| 彭泽县| 长岭县| 荣成市| 康定县| 岳池县| 连南| 定远县| 利辛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