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汽車產業界掀起了一場關于“車圈恒大”的熱烈討論。這一話題源自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一番言論,他暗示汽車產業中已經出現了類似恒大那樣的高風險企業,盡管尚未爆發危機。此言一出,立即引發了廣泛猜測,不少聲音將矛頭指向了新能源汽車領頭羊比亞迪。
面對外界的種種質疑,比亞迪迅速作出回應,其高管李云飛通過一系列詳實的數據,有力反駁了“車圈恒大”的說法。他指出,從資產負債率來看,比亞迪的70%遠低于國際知名車企如福特、通用、賽力斯以及蘋果和波音。具體到總負債規模,比亞迪的5800多億也遠低于豐田、大眾、福特等車企巨頭。尤為比亞迪的有息負債僅為286億,遠低于國內外同行,顯示出其健康的財務狀況。
李云飛進一步分析,比亞迪的付款周期也短于國內其他主流車企,如長城和上汽。他還提到,比亞迪的現金流狀況極為強勁,一年能賣出去400萬輛車,2024年的現金流入高達6100億,賬上現金儲備超過1200億。即便在需要支付利息的負債方面,比亞迪也僅有300多億,而剩余資金充足。
針對“車圈恒大”的論調,李云飛表示,這種說法既缺乏事實依據,又帶有明顯的唱衰意圖,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他強調,比亞迪以及中國主流車企的負債主要來自于供應商款項、客戶預付款和固定資產投資,這些大多為無息負債,與恒大高息杠桿的模式截然不同。
事實上,中國汽車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領域,近年來取得了顯著成就。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4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大幅增長45%,占全球市場份額高達68%。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中國車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
以比亞迪為例,其研發投入與銷量增長呈現正相關。截至目前,比亞迪累計研發投入已超過1900億元,今年一季度研發費用就高達142.23億元。李云飛在回應網友提問時表示,比亞迪將繼續堅持研發大投入、技術創新,專注做好自己的事情。面對競爭對手如長城的業績壓力,他展現出大氣和格局,送上祝福和鼓勵。
比亞迪深知,中國汽車產業的今天來之不易,從曾經的艱難追趕到如今在全球市場的嶄露頭角,凝聚了無數汽車人的智慧和汗水。因此,車企們更應珍惜這一局面,共同維護良好的競爭環境,攜手前行,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持續繁榮。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可持續發展和良性競爭至關重要。車企應該用事實和產品說話,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來贏得市場,而不是通過詆毀對手和傷害行業信任度來謀取私利。只有這樣,“車圈恒大”的論調才能徹底平息,中國汽車產業才能迎來更加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