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城市環保與智能化管理的進程中,新能源環衛車正逐漸成為城市保潔的中堅力量。閔行區近日舉辦了一場以“推進低碳智能新裝備,全面提升環衛精細化管理水平”為主題的活動,展示了新能源環衛車的廣泛應用與顯著成效。
據活動現場消息,截至2025年5月,閔行區已更新新能源環衛車126輛,主流作業車型已實現全噸位覆蓋。這些車輛以其零排放、低噪音、高度自動化的特點,在駕駛性能和作業實效上均表現出色,為城市保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閔行區的新能源環衛車探索始于2015年,經過初期的技術磨合與跨部門協作,成功破解了車輛價格高、充電設施不足等難題。通過聯合財政部門制定扶持政策,并將充電樁建設納入街鎮規劃,推動了新能源環衛車的廣泛應用。
活動現場,18家廠商展示了32款新能源環衛裝備,這些車輛均為純電動車,主要用于垃圾清運和道路保潔。一款多功能掃地機吸引了眾多目光,它適用于人行道、輔道、園區廣場等多種保潔場景,采用先進的過濾系統和高壓沖洗系統,能夠迅速清除各類頑漬,同時降低空氣中的灰塵,提升道路潔凈度和精細化水平。
一款6噸級的純電動壓縮式垃圾車也備受矚目。該車采用一體式下沉弧形密閉箱體,裝載能力強,壓縮均勻,能夠有效解決垃圾收運過程中的“跑冒滴漏”問題。同時,多款小型垃圾分類收集車、三輪撿拾車、三輪沖洗車等新能源巡回保潔機具也亮相現場,這些機具能夠代替傳統人工保潔,減輕勞動強度,提高作業效率。
閔行區環衛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能源車不僅具備低噪音特性,能夠最大程度降低作業擾民,而且配合智能調度系統后,全區環衛響應速度將大大提高。到2025年,閔行新增或更新的環衛車輛將100%使用新能源車,新能源環衛車占環衛車總量的比例力爭達到50%。
未來,閔行區還將聚焦重要街區、重點區域、重大活動場所等,打造“重要街區新能源全覆蓋”示范場景,并在重大活動保障中優先使用智能裝備,以“最高標準”展現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同時,推動人工智能在新能源保潔車輛中的試點應用,探索傳統道路保潔向低碳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實現作業過程的可視化和智能化管理,降低作業成本和資源消耗,提高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