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度調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乳制品總產量下滑1.9%,至2962萬噸,原奶價格下跌,供需兩端均承壓,頭部企業業績顯著下滑。然而,在這股寒流中,酸奶市場卻獨樹一幟,熱度持續攀升。
小紅書和抖音等社交平臺上,干噎酸奶和奶皮子酸奶成為了熱門話題。干噎酸奶在小紅書上的筆記數量已超過61萬篇,抖音相關話題播放量接近20億次,12月電商平臺關聯產品銷售環比增長258%;奶皮子酸奶同樣表現不俗,小紅書筆記數超15萬篇,抖音播放量超5億次,紫光園北京崇文門店的日銷量突破千杯。
從酸奶市場的價格結構來看,產品豐富多樣,滿足了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以盒馬在售的67款國產酸奶為例,價格從每百克1.1元到13.6元不等,最高價是最低價的12.36倍。高價酸奶以小眾品牌如樂純、吾島、卡士為主,走的是“小而美”路線;低價酸奶則以三元、蒙牛等綜合品牌為主,強調“實惠大碗”。值得注意的是,高價酸奶的蛋白質含量普遍較高,平均每百克7.48克,是低價酸奶的2.5倍。
在儲存方式上,低溫酸奶占據了絕對主流。除了伊利安慕希希臘風味酸奶標注為常溫儲存外,其余產品均需冷藏,保質期多在21至28天之間。IFF聯合歐睿國際發布的白皮書指出,近年來中國消費者購買的常溫酸奶與低溫酸奶數量幾乎持平,但頭部品牌推出的新品中,常溫酸奶SKU占比僅37%,創新更多集中在低溫酸奶領域。低溫酸奶因其含有的活性乳酸菌、新鮮度和少防腐劑的標簽,更符合當前健康消費的趨勢。
“無糖”成為推動低溫酸奶滲透率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僅次于“益生菌宣稱”。然而,“無糖”概念在實際操作中卻較為模糊。在統計的67款酸奶中,真正做到“0糖”的產品僅占19.4%。不少產品通過添加代糖或含糖配料來達到一定的甜度,真正“0糖”酸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多在6.0g/100g以下。品牌在保證口感的同時,也在探索控糖方案,如簡愛的輕食酸奶系列提供4%蔗糖和0%蔗糖兩個版本。
“高蛋白”成為酸奶市場內卷的重要方向。蛋白質含量較高的產品普遍將其作為賣點,但消費者對于“高蛋白”的理解存在差異。實際上,按照歐盟和國標,酸奶的蛋白質含量需在2.9g/100g和2.8g/100g以上,因此宣稱“高蛋白”的產品并不一定如消費者想象的那樣高。口味、口感和益生菌等成為主要賣點,同時,活性菌的宣稱也層出不窮,“7種有益菌”、“13種乳酸菌”等讓消費者眼花繚亂。
酸奶市場的創新從未停歇,希臘酸奶、堅果酸奶、爆珠酸奶、氣泡酸奶等不斷涌現,今年的頂流則是干噎酸奶和奶皮子酸奶。這兩款酸奶以其獨特的質地和記憶點,在社交網絡上迅速走紅。干噎酸奶營養密度高,奶皮子酸奶則附加了地域特色,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和品牌的關注。
隨著卷營養、卷配料表、卷口味、卷體驗成為常態,酸奶市場開始卷“功能性”。盒馬藻藍蛋白椰子風味希臘酸奶強調添加的藻藍蛋白的營養價值,三元烤橙子靈芝爆珠風味發酵乳則主打藥食同源,卡士、北海牧場等品牌則突出菌種優勢。9月16日即將實施的新國標,為酸奶釋放了更多創新空間。
除了產品本身的創新,酸奶品牌也在積極開拓其他賽道,尤其是場景創新。從早餐、飯后、健身等食用場景標注,到直接以細分場景為創新動力,酸奶品牌不斷探索新的消費場景。寶寶酸奶、輔食酸奶等細分場景也成為品牌競爭的關鍵點,通常采用極簡配料表,溢價較高。
盒馬作為新消費趨勢的橋頭堡之一,其酸奶市場的表現或許不能全面反映整個行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但已足夠捕捉一些有意義的共識:酸奶的價格與營養價值同步提升,低溫酸奶趨勢明顯,干凈配料將成為標配,工藝革新將平衡口感與營養,細分場景及相關產品的挖掘將成為品牌制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