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蘇銀行對外宣布,其董事會已經批準了一項關于收購江蘇丹陽蘇銀村鎮銀行部分股權并進行增資的議案。根據公告內容,江蘇銀行計劃收購丹陽蘇銀村鎮銀行四家法人股東所持有的50%股權,交易金額高達2500萬元。此次收購完成后,江蘇銀行在丹陽蘇銀村鎮銀行的持股比例將由原來的51%大幅提升至100%,實現全資控股。
無獨有偶,順德農商行也于近期發布公告,披露了關于吸收合并深圳龍華新華村鎮銀行的計劃。據悉,該行已于5月20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相關議案。若合并順利完成,龍華新華村鎮銀行將注銷法人資格,其所有資產、業務、債權債務等權利和義務將由順德農商行全面承接。
今年以來,銀行業內的并購活動顯著增多。除了上述兩起案例外,重慶銀行擬收購重慶梁平澳新村鎮銀行,寧波銀行計劃收購浙江文成北銀村鎮銀行,杭州聯合銀行則有意吸收合并浙江桐廬杭銀村鎮銀行和浙江建德湖商村鎮銀行等。這些并購活動表明,銀行業正在加速整合,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在這些并購案例中,城商行和農商行的身影尤為活躍。這些區域性銀行通過收購村鎮銀行,積極布局農村金融市場,將金融服務延伸至縣域及以下地區。以江蘇銀行為例,該行通過收購丹陽蘇銀村鎮銀行股權,進一步鞏固了在農村金融市場的地位,并將金融服務網絡拓展至更廣泛的地區。
這一業務“下沉”趨勢的背后,有多重因素推動。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村金融市場的潛力逐漸釋放。農村地區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日益多樣化,這為區域性銀行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監管部門也鼓勵銀行加大對農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將更多資源投向農村地區,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
然而,被收購的村鎮銀行經營狀況參差不齊。部分村鎮銀行在經營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和風險,如資產質量不佳、盈利能力較弱、風險管理存在短板等。這些問題限制了村鎮銀行的發展,也為其被收購埋下了伏筆。江蘇銀行收購丹陽蘇銀村鎮銀行的案例中,就暴露出該行在公司治理、資產管理及風險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盡管如此,銀行仍熱衷于收購村鎮銀行。業內人士指出,這背后有多重動機。首先,通過收購村鎮銀行,銀行可以快速進入農村金融市場,利用村鎮銀行已有的網點和客戶資源,拓展業務范圍,擴大市場份額。其次,收購后銀行可以對雙方資源進行整合,實現優勢互補,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水平。最后,部分銀行收購村鎮銀行也是出于戰略轉型的需要,通過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和發展路徑,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以江蘇銀行收購丹陽蘇銀村鎮銀行為例,該行在收購后迅速對丹陽蘇銀村鎮銀行進行了全面整合。不僅將其改建為四家支行,確保了客戶服務的連續性,還通過引入江蘇銀行總行的科技資源和風控體系,大幅提升了金融服務效率和風險管理水平。同時,江蘇銀行還針對性推出了符合當地產業特點的金融產品,直接帶動了當地產業的發展。
這一系列并購活動反映了我國金融市場結構的調整和優化。隨著金融改革的深入推進和市場競爭的加劇,金融機構需要不斷調整自身的戰略布局以適應市場變化。全國性銀行通過收購村鎮銀行實現業務“下沉”,有助于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金融服務體系,提高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而區域性銀行則通過并購整合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業務的快速發展。
當然,頻繁的收購活動也對金融監管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監管部門需要加強對銀行并購行為的監管力度,確保并購過程的合規性和透明度,防范金融風險的跨機構、跨市場傳遞。同時,還需要引導銀行在收購后做好整合工作,加強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