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奔馳官方宣布了一個令人唏噓的消息:奔馳A級全系車型,包括備受追捧的小鋼炮AMG版本,即將迎來停產。這款曾經讓無數普通消費者得以圓豪華車夢的入門車型,即將告別歷史舞臺。在此之際,讓我們一同回顧奔馳A級車型的輝煌歷程。
自奔馳品牌創立以來,它一直專注于打造大型轎車,無形中為豪華車市場樹立了標桿。然而,隨著九十年代緊湊小車風潮的興起,奔馳也推出了首款緊湊型車——奔馳A級。這一舉動不僅打破了消費者對于豪華車的傳統認知,還引發了市場的廣泛討論。大家開始疑惑,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豪華?
奔馳A級的第一代車型,代號W168,于1997年至2004年間生產。它不僅是奔馳首款緊湊型車,也是首款前驅車型。其外觀設計顛覆了奔馳的傳統風格,更像是一款小型MPV。車頭設計與當時的子彈頭MPV車型相似,兩廂車身設計讓尾部顯得平平無奇。然而,這款車型的最大亮點在于其創新的“三明治結構”車身設計。
這種設計將車身底部與車內空間分層布局,發動機和變速箱等硬件被安置在踏板下方。當車輛發生前方碰撞時,車頭部分能有效轉移沖擊力,避免發動機進入車廂,從而大幅提升安全性。這種設計還最大化了車內空間,提供了多種座椅組合方式,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隨著座椅布局的變化,后備廂容積可大幅擴展。
1999年,奔馳推出了第一代A級的高性能版A210。為了配合“三明治結構”,奔馳還特別設計了一款代號為M166的直列四缸發動機。這款發動機采用鋁合金缸體,重量輕、燃油效率高,并在碰撞時能順暢滑向車底。變速箱方面,首批奔馳A級提供了多種選擇,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駕駛需求。
然而,奔馳A級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1997年,在瑞典汽車雜志《技術世界》的麋鹿測試中,奔馳A級以60公里/小時的速度測試時發生了側翻事故。這一事件引發了全球媒體的廣泛關注,奔馳最初否認問題,但隨著事故頻發,最終承認了設計缺陷,并進行了召回和改進。從此以后,車身電子穩定系統成為了奔馳車型的標配,為車主帶來了更高的安全保障。
2004年,代號W169的第二代奔馳A級問世。這款車型在米蘭的斯福爾扎城堡發布了“星輝之旅”活動,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特選車手穿越歐洲,深度體驗第二代A級轎車。這也是第一款進入中國市場的A級車型。第二代A級延續了第一代的設計風格,并新增了三門版本,更加年輕和運動感。車身尺寸的增加也帶來了更為寬敞的車內空間。
在安全性方面,第二代奔馳A級進行了多項升級。采用了新開發的自適應雙極安全氣囊和前排、后排外側座椅的安全帶預緊裝置等被動安全系統。車身結構中大量使用了高強度和超高強度鋼合金,并結合高強度粘合技術,提升了車身的抗變形能力。
2012年,代號W176的第三代奔馳A級推出。這一代車型在國內更加知名,設計更趨向傳統掀背車風格,前臉更具現代感。內飾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引入了更多電子功能,提升了駕駛體驗與便捷性。這一代奔馳A級放棄了專屬的“三明治結構”,采用了全新的MFA平臺,降低了車身高度,并推出了高性能版AMG車型。AMG A45搭載了2.0L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全球性能車迷的熱烈追捧。
2018年,奔馳發布了第四代A級,代號W177。這一代產品線更加豐富,除了傳統的兩廂掀背版外,還新增了三廂轎車版本,并特別為中國市場推出了長軸距三廂版。外觀設計年輕動感,前臉配備了單橫條鍍鉻鉆石進氣格柵,整體辨識度更高。內飾方面,儀表盤與中控屏整合為一體式雙聯屏,極具科技感。這一代A級正式搭載了奔馳全新的MBUX信息娛樂系統,并支持語音控制、增強現實導航等功能。還搭載了多項駕駛輔助系統,是奔馳在邁向自動化與智能化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快速崛起,經典燃油車型的停產似乎已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奔馳A級的停產,無疑讓許多車迷感到惋惜。然而,這款車型從第一代到第四代,憑借其親民的售價、不斷進步的技術配置和行車安全性能,不僅提升了自身產品力,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汽車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