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項由瑞銀發布的全球消費者調查報告揭示了特斯拉在電動汽車市場的地位變化。數據顯示,考慮購買特斯拉的消費者比例由原先的39%下滑至36%,其作為首選電動汽車品牌的占比也從22%縮減至18%。
盡管特斯拉在美國市場依然強勢,占據了48%的市場份額,但在歐洲和中國兩大市場,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在中國,特斯拉的首選比例從18%下降到了14%,被本土品牌比亞迪和新興勢力小米所超越。中國消費者愈發青睞本土品牌,特斯拉的技術領先形象已不再突出。
歐洲市場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特斯拉的偏好率降至33%,被奧迪、寶馬等傳統豪華品牌甩在身后。更為嚴峻的是,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持續走低。瑞銀分析指出,特斯拉FSD自動駕駛軟件的定價策略與消費者預期存在偏差,這限制了其自動駕駛技術的市場擴張。同時,特斯拉在全球市場的定價策略差異明顯,尤其是在中國市場,面臨著本土品牌的強勁挑戰。
銷量數據也反映出全球消費者對特斯拉的熱情正在減退。據清潔能源研究機構Clean Technica的統計,2025年第一季度,比亞迪以416,388輛的銷量奪得全球純電車銷量冠軍,比特斯拉多售出79,707輛,這也是比亞迪連續兩個季度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純電季度銷量領頭羊。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Jato Dynamics的數據,4月份比亞迪在歐洲的新增電動汽車登記銷量為7,231輛,同比增長高達169%。相比之下,特斯拉同期銷量為7,165輛,卻同比下跌了49%。在歐洲市場,比亞迪的銷量也成功超越了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