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中國半導體與算力領域迎來重磅消息,兩份公告預示著行業或將迎來歷史性變革。
科創板芯片設計巨頭海光信息(股票代碼:688041)宣布,計劃通過換股方式,與算力領域的領先企業中科曙光(股票代碼:603019)實現合并。這一消息發布后,海光信息于次日停牌。
此次“反向吸收”重組,不僅標志著《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修訂后的首例實踐,更是兩家企業基于共同的歷史淵源和未來發展愿景,作出的重大戰略選擇。海光信息與中科曙光,曾因資本運作而分道揚鑣,如今為了把握信息技術產業的全新機遇,促進產業鏈的高質量整合,決定以“產業鏈閉環”的姿態重新攜手。
回顧兩家企業的過往,海光信息與中科曙光的合作始于2014年。在中科曙光上市前夕,雙方聯合成立了海光信息的前身,旨在突破國產高端處理器技術的瓶頸。經過股權結構的調整,中科曙光雖然逐步退出了主導地位,但仍保留了27.96%的股份,為海光信息的第一大股東。
2016年,海光信息獲得了美國超威半導體(AMD)的技術授權,開始獨立發展之路。近十年來,兩家公司逐漸形成了各自的核心競爭力。海光信息依托超威半導體的x86架構,成功布局CPU和DCU產品,成為國內高端計算芯片設計的佼佼者。而中科曙光則專注于服務器與超級計算機系統的集成,成為政務云和液冷服務器領域的領先者。
然而,近年來,兩家公司都面臨著“技術自主化”與“產業鏈安全”的雙重挑戰。自2019年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后,海光信息開始自行迭代開發后續產品,中科曙光的超算系統與服務器也受到了芯片供應的限制。此次合并,正是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實現產業鏈的深度整合。
從財務數據來看,海光信息的業績近年來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自2019年至2024年,其營收和歸母凈利潤的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高達89.09%和80.91%。而中科曙光雖然結束了連續十年的營利雙增長,但在政務云和液冷服務器領域仍保持著領先地位。此次合并,將有望實現雙方在技術、市場和資源上的優勢互補。
政策環境也為這次合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頭部企業整合資源,推動國產替代戰略的實施。在政策的推動下,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熱度不斷攀升。此次海光信息與中科曙光的合并,正是符合這一政策導向的重要舉措。
若此次合并順利完成,將有望形成一個市值超過4000億元、覆蓋半導體設計、服務器制造與算力服務的巨頭企業。這不僅將大幅提升國產算力生態的競爭力,還將為國產芯片在關鍵行業的替代加速提供有力支撐。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海光信息與中科曙光的董事長均因年齡原因辭任。目前,兩家公司正在尋找新的領導者來引領未來的發展。這一變動是否會對合并計劃產生影響,尚需進一步觀察。
盡管如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合并對于國產算力生態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深度整合雙方在技術、市場和資源上的優勢,將有望實現1+1>2的協同效應,推動國產算力在全球科技博弈中實現從“跟隨”到“引領”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