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車市價格戰隱退,隱形競爭上位,誰將主宰未來?

   時間:2025-05-22 15:44:50 來源:ITBEAR編輯:快訊團隊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近期,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態勢出現了新的轉折。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新發布的《2025年4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今年4月,僅有14款車型實施了降價策略,與去年同期41款及2023年4月的19款相比,這一數字顯著下滑。與此同時,傳統燃油車的促銷力度維持在22.2%,較上月微增0.1%,且這一促銷水平已連續十個月保持穩定。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中,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增程式電動車的降價車型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了5至11款,降價幅度也從2024年的高位回調至13.3%。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汽車市場的價格戰更像是一場行業內部的自我調整。正如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所言,未來十年,中國汽車主流品牌或將大幅縮減至七家左右,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也預測,未來三到五年內,將有60%至70%的汽車品牌面臨關停并轉的命運。盡管具體哪些品牌能夠幸存尚難預測,但大量品牌退出或被整合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的朱西產教授曾提出,包括蔚來、小鵬、理想在內的新勢力品牌,最終能夠獨立存在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建議這些品牌盡快尋求兼并重組之路。他指出,年產量不足200萬輛的汽車品牌,由于研發費用高昂,難以形成規模效應,面臨生存困境。這一觀點雖然遭到何小鵬的反駁,但其中揭示的市場邏輯卻不容忽視。汽車行業本質上是一個規模經濟行業,特斯拉依靠全球布局降低成本,比亞迪則通過垂直整合提升利潤空間,而新勢力品牌在這方面顯然處于劣勢。

然而,盡管價格戰看似有所降溫,但并不意味著競爭已經平息。相反,車企們正在轉向一種更為隱蔽的競爭方式——加量不加價的“隱形競爭”。例如,比亞迪推出全民智駕升級版,增加配置而不提高價格;南北大眾則推出了“雙終身質保”服務,以提升用戶滿意度。車企還在高效能電池、超充設施、換電服務等方面加大投入,旨在通過提升用戶體驗來增加用戶黏性,進而提升銷量。

這一轉變背后,是車企從短期以價換量的策略轉向長期價值升級的競爭邏輯。同時,政策支持和市場回暖也為價格戰降溫提供了有利條件。年初以來,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提前落地,疊加地方消費券、金融貼息等措施,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今年1至4月,中國汽車市場產銷量已突破千萬輛大關。

在技術層面,市場競爭同樣激烈。4月,自主品牌零售份額達到65.5%,同比提升8個百分點,而主流合資品牌零售份額則下滑至25.1%。其中,德系、日系、美系品牌的市場份額均有所下降。新能源領域,合資品牌轉型步伐滯后,新能源車滲透率僅為6.8%,遠低于自主品牌的72.8%。

面對這一形勢,合資品牌正加速本土化技術合作,推進智能化轉型。例如,上汽奧迪A5L成為首款搭載華為乾崑ADS 3.0系統的豪華燃油車,廣汽豐田鉑智3X則搭載了Momenta飛輪大模型,實現全場景無圖智駕。這些舉措表明,合資品牌正在全力追趕,市場競爭將更加白熱化。

值得注意的是,以舊換新購買群體中,置換購用戶占比已攀升至70%,首購群體則萎縮至31%。其中,自主品牌置換購占比超過75%,成為拉動其零售份額提升的關鍵因素。置換購用戶對汽車有更深入的了解,需求也更為明確,這對車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實力不強、轉型速度不快的車企形成了更大的壓力。

對于消費者而言,價格戰降溫意味著直接的降價幅度可能不再那么顯著,車企將更多地采用隱蔽的優惠策略。因此,消費者在購車時需要更加謹慎,通過多方比價和實地考察,以確保自身利益最大化。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包头市| 南陵县| 黎川县| 柯坪县| 湘潭县| 紫金县| 石阡县| 兖州市| 铅山县| 定远县| 雷州市| 体育| 奎屯市| 台东县| 佛冈县| 长岭县| 芦溪县| 通渭县| 康乐县| 秦安县| 调兵山市| 定州市| 保靖县| 确山县| 漯河市| 沙雅县| 常宁市| 伊春市| 外汇| 康乐县| 神木县| 泾川县| 顺义区| 洛宁县| 嵊泗县| 思南县| 盈江县| 镇安县| 海宁市| 肇源县| 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