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 | ITBEAR
2025年5月15日,網易交出了一份令市場驚喜的2025年Q1財報:營收288億元,同比增長7.4%;凈利潤103億元,同比大增35.5%。美股盤前股價一度漲超8%。
這一成績的背后,是網易“新游爆發+全球化擴張+經典IP長線運營”三駕馬車戰略的全面落地。
當行業普遍陷入“流量焦慮”時,網易用數據證明:精品游戲的“長期主義”不僅能穿越周期,還能在紅海競爭中開辟新藍海。
正如CEO丁磊所言:“網易始終專注于創新和長線運營,與頂尖人才及戰略伙伴共同合作,將引人入勝的游戲體驗帶給全球玩家。”
01
游戲業務爆款續命
網易Q1游戲營收240億元,遠超市場預期。這份增長主要依賴兩個引擎:長青IP的“翻新術”與新品爆款的短期爆發。
老游戲方面,《第五人格》《逆水寒》《夢幻西游》等經典IP通過內容更新與玩法迭代持續吸金。例如《第五人格》七周年活動推動全球注冊用戶突破4億,《蛋仔派對》春節期間推出“天宮春晚”和“葫蘆兄弟”聯動,單月引入用戶規模突破歷史新高。

有網友總結:“長青游戲自帶品牌效應,不需要過度依賴外部推廣。” 這種“低成本運營”策略,成為利潤增長的隱形推手。
新游方面,《漫威爭鋒》《燕云十六聲》《界外狂潮》等作品表現亮眼。其中,《燕云十六聲》上線3個月用戶突破3000萬,光追技術甚至吸引了蘋果CEO庫克現場體驗;《漫威爭鋒》第二賽季登頂Steam全球暢銷榜,驗證了網易駕馭國際IP的能力。

此外,暴雪系回歸帶來的“老IP新勢力”也功不可沒,《魔獸世界》《爐石傳說》通過定制化活動重獲玩家青睞,《守望先鋒》國服回歸后在線峰值創新高。
02
非核心業務的穩
與游戲業務的高歌猛進不同,網易教育、音樂、創新業務雖難但穩。
具體而言,有道Q1營收達到13億元,雖同比下降6.7%,但營業利潤卻實現了顯著增長,達到1.0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47.7%。
這主要得益于有道在AI技術應用上的持續投入,其“子曰”大模型推動了學習服務的升級,使得AI訂閱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超40%。
云音樂業務方面,Q1收入同比下降8.4%至19億元,但毛利率回升至36%,顯示出在裁撤版權負擔和優化經營結構后,該業務展現出了較強的韌性。
此外,創新及其他業務收入有所下降,至16.2億元。不過,網易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毛利潤同比增長8.6%至184.8億元,毛利率也提升至64.1%。銷售費用同比下降15億元,整體經營杠桿進一步釋放。
03
網易的AI布局
當行業還在討論“AI能否取代原畫師”時,網易已讓AI滲透到研發、運營、營銷全鏈條。
游戲研發的“效率革命”
《逆水寒》的“AI劇組”功能支持玩家一鍵生成電影級運鏡,文字描述即可生成角色動作;愚人牌局的實時表情捕捉,讓異地好友仿佛面對面博弈。
這些創新不僅提升玩家留存,更將UGC內容產出效率提升10倍——玩家創作的“AI翻拍經典梗”視頻,在B站累計播放破億。

教育業務的“奇兵突圍”
有道Q1營業利潤1.04億,同比增長247%,逆勢增長的關鍵在于AI產品化:AI答疑筆SpaceOne首批庫存10天售罄,文檔FM實現“文字轉播客”并獲蘋果推薦。更值得關注的是“子曰”大模型在教育場景的落地,讓有道在“AI+教育”賽道甩開競品兩個身位。
組織能力的“隱性進化”
網易Q1研發投入44億,強度達15%,這些錢不僅買來技術,更重塑組織范式。伏羲實驗室的AI語音技術、數智部門的云計算能力,正通過內部“技術中臺”向各業務線輸血。這種“集團軍作戰”模式,讓網易在AI落地速度上遠超單兵作戰的初創公司。
總結
網易的“長期主義”
當審視網易Q1的103億凈利潤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財務數據的勝利,更是一家公司在戰略定力與敏捷創新間的完美平衡。
他既敢投入超 3 年研發周期的開放世界大作《燕云十六聲》,也能在《蛋仔派對》中快速迭代社交玩法;既堅守 MMO、競技等傳統賽道,又以《界外狂潮》的“卡牌 + 射擊”融合品類開拓新領域。
這種“戰略耐心+戰術敏捷”的組合,正是穿越周期的關鍵。
當行業陷入“賺快錢”與“做口碑”的二元對立時,網易用Q1財報證明,堅持長期主義的企業,終將在時間復利中贏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