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廣東珠海的天空見證了AG600“鯤龍”批生產首架機(1101)的成功生產試飛,標志著這一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的研發進程邁出了關鍵一步。
清晨7時13分,隨著引擎的轟鳴,AG600-1101架機在金灣機場緩緩滑行起飛。機組成員——機長陳明、副駕駛劉汝欽、空中機械師張朋飛以及觀察員王路得,共同駕駛著這架意義非凡的飛機,執行了包括12噸投水驗證在內的多項飛行任務。經過17分鐘的空中翱翔,飛機平穩降落,所有系統表現穩定,操縱系統響應靈敏,充分驗證了其生產質量與設計要求的完美契合。
此次試飛的成功,不僅意味著AG600-1101架機已達到安全可用的狀態,具備了出廠條件,更是該型號飛機通往生產許可證(PC)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飛機的實物狀態完全滿足了PC構型的要求,為后續的生產許可審批奠定了堅實基礎。
回顧過往,AG600飛機的研發之路充滿挑戰與堅持。4月20日,該型號在北京榮獲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標志著其研制工作的圓滿成功,也為進入市場贏得了寶貴的“準入證”。僅僅16天后,5月6日,AG600批生產首架機(1101)順利完成總裝下線,并迅速投入到緊張的地面調試工作中。從地面滑行到一般性檢查,再到任務系統和高空飛行測試,每一項任務都在短時間內高效完成,展現了“鯤龍精神”和“鯤龍速度”的深刻內涵。
在翱翔天際的AG600背后,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無數科研人員與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與不懈追求。他們用智慧和汗水,共同鑄就了這一國之重器的輝煌成就。
隨著AG600“鯤龍”的逐步量產與投入使用,它將為我國應急救援體系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這不僅是科技進步的象征,更是國家實力的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