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的廣袤大地上,一項礦業領域的創新壯舉于近日成功上演。5月15日,全球首次百臺無人電動礦卡“華能睿馳”的投運現場發布會順利舉行,標志著我國礦山無人駕駛技術邁出了從實驗探索到規?;瘧玫年P鍵一步。
活動現場,我國首個百臺級純電動無人駕駛礦用卡車集群正式亮相并投入運營。這一壯舉不僅彰顯了我國在智能礦山建設方面的加速推進,更為全球礦業領域的智能化轉型樹立了新的標桿。
據了解,“華能睿馳無人電動礦卡”項目集成了無人駕駛、5G通信、智能換電、智能安全管控等一系列核心技術,實現了運輸環節的零碳運行。該項目通過光伏綠電為礦卡提供動力,經專家組鑒定,整體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華能伊敏露天礦礦長舒應秋在發布會上表示,這批純電動無人駕駛礦卡不僅動力強勁,單車綜合運輸效能達到人工的120%,而且能夠在零下40℃的極寒天氣下連續作業,滿足電動礦卡在高顛簸、振動、沖擊工況下的運行要求。這些礦用卡車取消了傳統的駕駛室設計,車內安裝了564千瓦時的磷酸鐵鋰電池組,單次換電時間小于6分鐘,一次充滿電最多需要1小時,滿電狀態下可拉載90噸貨物行駛約60公里。
這批無人電動礦卡還攻克了高寒環境下純電驅動、智能換電、多模態感知融合等關鍵技術難題,創下了無人駕駛電動礦卡領域的三項世界紀錄:全球最大噸位、最快運行速度、最低運行溫度(-40℃)。項目首創的“分鐘級更新”高精眾包地圖技術,實現了全流程自動化礦區運輸,填補了行業空白。
官方數據顯示,這批百臺無人礦卡每年可替代柴油超過1.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8萬噸,具有顯著的綠色低碳優勢。同時,這些礦卡還具備自主感知、規劃、決策功能,并搭建了智能調度、設備監管等平臺,實現了采、運、排及換電等全流程自動化作業能力。
此次“華能睿馳”無人電動礦卡的成功投運,不僅是對我國礦山無人駕駛技術的一次重大檢驗,更為全球礦業領域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寶貴經驗。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的不斷拓展,相信智能礦山建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