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場聚焦于私募投資人權益保護的盛會于近日成功舉辦,此次活動正值第七個“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之際,由北京財富管理行業協會攜手新華網投資者教育服務基地共同發起。活動中,備受矚目的北京財富管理行業協會投資者權益保護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并舉行了揭牌儀式。
近年來,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蓬勃發展帶來了投資者資產配置渠道的多元化,但同時也使得投資風險變得更加隱蔽與復雜。私募基金、資管計劃、信托產品等傳統領域,以及數字資產、境外投資等新興領域,都成為了投資者面臨風險的高發地。投資者在遭遇侵權或欺詐后,往往難以找到有效的維權途徑,保護投資者權益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在此背景下,投資者權益保護專業委員會應運而生。
北京財富管理行業協會創始會長李文在致辭中表示,經過十年的不懈努力,協會終于成立了投資者權益保護專業委員會,這一平臺的建立旨在推動財富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吸引更多機構和個人加入,共同為投資者謀福利,打造行業標桿。
新華網編委、上市公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邱小敏在致辭中指出,中小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信息不對稱是導致其權益受損的重要原因。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需要系統性的制度建設和完善,需要市場各方的共同努力,以及更加公平的權益保障機制。她呼吁不斷升級監管理念,形成更強大的監管力量。
在揭牌儀式上,李文、邱小敏以及專委會的副主任王維維、牛浩宇和秘書長李亞等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專委會的成立旨在整合行業資源,搭建投資者權益保護平臺,推動法律教育、風險防控、權益保障和政策研究等領域的協同發展,以滿足新時代投資者對權益保護的核心訴求。
活動還邀請了來自學術界和行業的知名專家學者,圍繞私募投資人權益保護的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印波分析了私募投資糾紛的司法救濟路徑和發展趨勢,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許探討了機制創新與私募監管之間的關系,北京創業投資協會副會長曲敬魯則分享了當前創業投資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全國投資者權益保護志愿者計劃也在會上同步發布,旨在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一個投資者權益保護志愿者聯盟,構建一個多層次、廣覆蓋、有溫度的公益志愿體系,為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幫助。
在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嘉賓就私募投資者權益保護機制和權益救濟策略、刑事法律路徑在私募維權中的適用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他們圍繞合同漏洞、信息不對稱、刑民交叉、監管協同等實務難點,分享了各自的觀點和經驗,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和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