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2431.HK)在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進程中取得了顯著突破。該公司宣布,其最新研發的車規級無人小巴成功獲得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的無人小巴項目定點,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度正式交付。
這一成果標志著佑駕創新的L4自動駕駛方案首次進入由運營商主導的智能出行網絡,也預示著其L4商業化路徑正邁入實質性階段。自2020年起,佑駕創新便致力于L4級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并推出了iRobo解決方案,旨在通過整車開發能力,實現軟硬件閉環,加速L4系統的前裝量產。
佑駕創新此次獲得定點的小巴車型,是其新一代L4平臺車型。該車型在技術架構上,采用了基于量產車算法演進而來的自動駕駛系統,并搭載了公司自研的高精度定位模塊和神經網絡算法,能夠在城市道路中實現40km/h以內的穩定自動駕駛。在硬件配置上,該車型配備了雙Orin域控制器、半固態激光雷達、長距毫米波雷達、多目攝像頭以及組合導航系統等,整車算力高達500 Tops,實現了360度無盲區感知。
值得注意的是,與前代產品相比,該平臺在保障冗余與穩定性的基礎上,顯著降低了系統成本,旨在構建具備市場推廣潛力的車規級L4產品。佑駕創新方面表示,此次中標項目將應用于城市微循環公交與接駁交通系統,有望覆蓋更大范圍的開放道路場景,這標志著運營商在智能出行基礎設施布局中的角色進一步前置。
在城市交通體系中,如何在既有基礎設施中嵌入L4級自動駕駛能力,是當前無人小巴發展面臨的核心挑戰。佑駕創新認為,具備“高精度+強算力+低成本”的車規級平臺,是推動技術從示范走向規模的關鍵條件。此次與中國電信的合作,正是對這一理念的實踐。
佑駕創新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持續推進“漸進式”策略,已形成了覆蓋L1至L4各等級的自動駕駛產品矩陣,技術路徑涵蓋智能輔助駕駛、智能座艙以及車路協同三大板塊。此前,公司已在蘇州、廣州等地完成了多個無人小巴項目的示范運營,構建了從整車到系統集成再到運營適配的完整能力體系。
佑駕創新并未選擇跳躍式的全無人化路徑,而是試圖在“類人化”駕駛行為模型與低成本傳感器架構之間尋找工程可落地的均衡點。公司強調通過端到端大模型和決策系統優化,提升車輛在無保護轉彎、復雜避讓、信號識別等典型城市場景下的適應性,從而支持中短距離、固定線路、輕載客運等場景的高密度部署。
隨著行業進入技術驗證與商業探索并行的新階段,自動駕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正逐漸從“單點突破”轉向“系統工程能力”。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構建穩定、高適配性的軟硬一體化產品,并與城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進行深度耦合,已成為決定商業化速度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