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資本市場再度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股權減持大戲,主角是山東墨龍(002490.SZ/00568.HK),這家公司在短短數日內經歷了“脫帽”與股價暴漲的戲劇性轉折,隨后又遭遇了二股東的大規模減持。
5月8日晚,山東墨龍發布公告,披露其二股東智夢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在5月7日至8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了公司H股股份1.0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3.39%。減持后,智夢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雖仍為公司第二大股東,但持股比例已大幅下降至5.6164%。
值得注意的是,智夢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均隸屬于“魯麗系”。此次減持正值山東墨龍在“摘帽”與“魯麗系借殼”傳聞的雙重刺激下,股價在短短3天內暴漲457%的頂點時刻。智夢控股選擇在這一敏感時點進行大規模減持,無疑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爭議。
回顧山東墨龍近期的股價走勢,可謂跌宕起伏。4月30日至5月2日,山東墨龍H股率先發力,兩個交易日內大漲超過30%。隨后,5月6日,山東墨龍迎來“摘帽”利好,A股走出三連板,H股盤中漲幅更是一度超過200%,最終單日漲幅達到188%。然而,5月7日,公司股價高開40%后收跌6.7%,5月8日更是繼續高開低走,大幅收跌27.66%。“魯麗系”在7日至8日的大舉減持,無疑是造成這波劇烈震蕩的關鍵因素之一。
山東墨龍H股的這波過山車行情,也讓市場爆炒多時的“魯麗系借殼”傳聞徹底破滅。這一傳聞的破滅,不僅讓投資者對“魯麗系”的減持行為產生了“割韭菜”的質疑,也讓市場對山東墨龍未來的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魯麗系”即魯麗集團,是壽光第二大企業,主營業務涵蓋鋼鐵、木地板、造紙廠、熱電廠等多個領域。其中,魯麗鋼鐵的無縫鋼管產能高達300萬噸,位居全國首位。魯麗集團持股山東墨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年前。2021年2月至3月,魯麗系旗下多家公司在二級市場連續買入山東墨龍股票,合計持股超過20%,成本線在2港元至3港元之間。
這次舉牌直接推動了山東墨龍股價的飆升。當年2月至5月21日,山東墨龍H股從1港元啟動漲至10.38港元,成為市場上的十倍牛股。然而,自那以來,魯麗集團并未有進一步的動作,這為市場埋下了重組的預期,也成為了資金炒作的契機。
今年4月29日,一份關于“魯麗系借殼落定,大漲在即”的消息在股吧流傳開來,隨后山東墨龍H股股價開始異動。4月30日、5月2日分別大漲15.23%、15.27%。5月6日,山東墨龍迎來“摘帽”利好,在A股市場被撤銷風險警示,并被深交所重新納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標的證券名單,引發股價情緒化暴漲。
然而,從山東墨龍的基本面來看,魯麗系的這次減持似乎并不令人意外。盡管山東墨龍在2024年曾預計盈利4700萬至6000萬元,但最終年報卻確認虧損4369.98萬元,主業盈利能力依舊疲軟。據悉,公司原本預計盈利的主要依據是處置子公司產生的投資收益,但年審會計師認為這部分收益需計入資本公積而非當期損益,導致凈利潤大幅調減。
在這樣的背景下,“摘帽”機會和“借殼傳聞”成為了魯麗系等來了已久的清倉契機。他們果斷選擇在這一時點減持離場,至于投資者的質疑和市場的非議,似乎已在這場資本游戲中變得無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