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云科技(AWS)近日被曝正在秘密研發一款名為“Kiro”的AI編程工具,這一消息由外媒Business Insider獨家報道。據悉,Kiro旨在通過多模態界面與AI Agent的協同工作,實現代碼的“近乎實時”生成,從而徹底改變軟件開發的流程。
Kiro的核心優勢在于其多模態交互能力。內置的AI Agent能夠實時調用知識庫、第三方插件及主題工具,結合用戶的業務場景和技術框架,自動生成代碼。這一過程覆蓋從技術設計文檔的自動生成、實時代碼編寫到漏洞檢測的全流程,還支持Stripe支付接口集成、云服務配置等“一鍵式”開發功能。Kiro還能自動生成技術設計文檔,標記潛在問題,并通過集成第三方AI Agent提升適配性。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亞馬遜內部文件顯示,Kiro的目標是提高用戶效率,減少閱讀量但增強理解深度,減少編程量但增加構建成果,同時減少代碼審核,加快版本迭代速度。與現有的AI編程工具相比,如亞馬遜自研的Amazon Q,Kiro的差異化在于其全流程覆蓋的能力。
AWS發言人特里克?尼霍恩雖然未直接確認Kiro的具體細節,但表示AWS正在將AI Agent能力深度整合到現有產品中,開發者體驗的革新“僅僅是個開始”。這表明AWS對Kiro寄予厚望,期待其能引領軟件開發的新潮流。
目前,AI編程工具市場競爭激烈。微軟Copilot和谷歌等巨頭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應用AI編程工具,輔助完成約30%的代碼開發工作。初創公司如Cursor和Replit也通過融資迅速崛起,成為市場中的有力競爭者。例如,OpenAI近期以巨額資金收購了AI編程公司Windsurf。
根據信息技術研究與咨詢機構Gartner的報告,預計到2028年,90%的企業軟件工程師將使用AI助手,這一比例遠超2024年初的14%。這表明AI編程工具的普及已成大勢所趨。亞馬遜的Kiro有望通過其“全流程覆蓋”的差異化策略,在市場中實現反超。
然而,Kiro并非旨在取代人類開發者,而是通過任務分層實現人機協作。重復性工作如代碼轉換、文檔生成等將由AI完成,而開發者則負責提供上下文指導和創造性決策。這種協作模式將提升開發效率,同時改變程序員的工作方式和職業發展路徑。
亞馬遜前CEO兼董事會成員安迪?賈西曾透露,AI工具將推動軟件工程效率的躍升。現任AWS CEO馬特?加曼則預測,未來多數開發者可能不再直接編程,而是聚焦策略設計與AI訓練。這一轉變標志著軟件開發行業正邁向智能化的新階段。
盡管Kiro的曝光透露出AWS在AI編程工具領域的野心,但其最終發布時間表仍未明確。據Business Insider分析,亞馬遜需要在性能優化和多模態能力上超越競品,以全流程覆蓋為突破口,才能改善此前Amazon Q工具“重營銷輕落地”的市場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