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情況引起了廣泛關注。據TechInsights機構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消費類電子產品(3C)補貼計劃成為了推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
在這場補貼盛宴中,華為和小米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華為憑借20%的市場份額,穩居榜首;而小米則以19%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表現同樣亮眼。兩家國產手機巨頭在市場份額上的競爭異常激烈,但均實現了顯著的增長。
緊隨其后的是OPPO(含一加)和vivo,它們分別以16%和15%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三和第四。這兩家廠商同樣在中國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但與前兩名相比,市場份額稍顯遜色。
值得注意的是,榮耀在這一季度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其市場份額為13.1%,不僅未能實現增長,反而出現了負增長。同樣遭遇困境的還有蘋果,其市場份額為12.6%,同樣出現了負增長,位列第六。
然而,不同統計機構的數據略有差異。Canalys的最新數據顯示,小米在第一季度的出貨量達到了1330萬部,同比增長高達40%。在人車家一體戰略協同以及國補政策的刺激下,小米時隔十年再次奪得了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華為則以1300萬部的出貨量緊隨其后,同樣維持了雙位數的增長。
OPPO和vivo分別以1060萬部和1040萬部的出貨量位列第三和第四。而蘋果則在其傳統旺季后出現下滑,出貨量僅為920萬部,同比下跌了8%,排名跌至第五。
盡管不同統計機構的數據存在細微差異,但整體格局并未發生根本性變化。小米和華為依然穩居前二,OPPO和vivo緊隨其后,而蘋果和榮耀則位列第五和第六。這一排名與此前IDC發布的報告也高度一致。
IDC的數據顯示,小米在第一季度的出貨量同樣達到了1330萬臺,同比增長39.9%,無論是出貨量還是增速均排名第一。華為則以1290萬臺的出貨量位列第二,同比增長10.0%。OPPO和vivo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而蘋果則以980萬臺的出貨量排名第五,同比下滑了9%,成為前五名中唯一下滑的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