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國民咖啡品牌Tims天好中國,自2019年踏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承載著業界對其成為“下一個瑞幸”的厚望。這個品牌不僅出身顯赫,背后擁有強大的團隊支持,還吸引了紅杉中國與騰訊的投資,并于2022年9月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咖啡市場中脫穎而出,Tims天好中國采取了“咖啡+暖食”的戰略,特別強調咖啡與貝果的雙重特色。然而,盡管策略新穎,餐飲行業的內卷現象在中國市場尤為顯著,使得Tims天好中國在運營數年后,仍未能實現盈利,持續面臨財務挑戰。
根據Tims天好中國發布的2024年財報,公司總收入為13.91億元,同比下降10.8%,凈虧損達到4.09億元,盡管與往年相比有所減虧,但財務狀況依然嚴峻。在咖啡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各咖啡品牌的生存狀況備受關注,Tims天好中國也不例外。
為了改善財務狀況,Tims天好中國CEO盧永臣曾向投資者保證,將通過優化經營現金流和特許經營策略來改善現金狀況。事實上,Tims天好中國在2024年加大了開放加盟的力度,從過去的以直營店為主,轉變為直營與加盟并重。截至2024年底,Tims天好中國共有1022家門店,其中加盟店達到446家,較上一年增加了163家。
盡管如此,Tims天好中國的自營門店數量還是減少了43家。盧永臣解釋稱,這些被清退的門店主要是租金昂貴且效率低下的大店,未來公司將更加注重門店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與瑞幸相比,Tims天好中國的發展顯然不盡如人意。截至2024年底,瑞幸的全球門店總數已達到22340家,且早已實現盈利。2024年,瑞幸全年總凈收入達到344.75億元,同比增長38.4%,營業利潤也實現了顯著增長。
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東分析認為,Tims天好中國持續虧損的原因復雜,與其商業模式有關。他指出,Tims天好中國更像是一家提供輕食和咖啡的綜合餐廳,而非單純的咖啡店,這種商業模式的運營成本較高,在當前消費總需求不足的情況下,財務表現自然不佳。
Tims天好中國的門店布局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而瑞幸則在全國各線城市都有布局。這導致在一線城市消費力下降時,瑞幸能夠在全國范圍內分散壓力,而Tims天好中國則面臨更大的挑戰。
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Tims天好中國的資金狀況令人擔憂。幸運的是,2024年7月,公司宣布獲得了來自創始股東笛卡爾資本與RBI集團共計6500萬美元的融資和額外資金。然而,即便如此,Tims天好中國的財務狀況依然嚴峻,短期債務壓力增大,流動性承壓。
為了改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狀況,Tims天好中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關閉虧損門店、確立加盟業務的戰略定位、提升供應鏈能力、優化運營效率等。同時,公司還加大了在餐食方面的投入,希望通過“咖啡+暖食”的模式形成差異化競爭。
然而,這一策略也使Tims天好中國陷入了更為復雜的市場競爭。隨著茶飲、咖啡品牌紛紛推出餐食產品,以及烘焙行業供應鏈的革新,市場競爭日益泛化。Tims天好中國推出的貝果產品雖然受到一定歡迎,但能否形成消費者復購,以及這一商業模式能否長期成立,仍待市場驗證。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持續的財務壓力,Tims天好中國需要不斷創新和優化策略,以期在咖啡市場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