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代在近期正式揭曉了其基于純電平臺精心打造的SUV車型——ELEXIO,這款車型被視為品牌在全球市場上的重要一步,它搭載了現代汽車的E-GMP電動車專用平臺,并計劃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向市場。在銷量持續下滑、缺席上海車展的背景下,ELEXIO被視為北京現代轉型戰略的關鍵一環,然而,面對中國新能源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其面臨的挑戰不容小覷。
曾幾何時,北京現代在中國車市以“韓系神話”著稱,2016年銷量突破114萬輛,位居行業前列,索納塔、途勝等車型成為性價比的代名詞。然而,近年來市場表現急轉直下,2024年銷量已不足16萬輛。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自主品牌崛起對合資車企帶來的壓力,更凸顯了北京現代在新能源轉型上的滯后。
與大眾、通用等合資品牌相比,北京現代的電動化步伐顯得較為緩慢。與此同時,比亞迪、特斯拉等新能源巨頭已占據市場半壁江山,理想、蔚來等新勢力品牌也完成了品牌高端化布局。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北京現代在新能源領域顯然已經落后。
設計一直是北京現代的強項,但在新能源車領域,智能化和三電技術才是關鍵。據透露,ELEXIO將搭載高通驍龍8295芯片,并接入語音AI大模型,智能輔助駕駛方面也有可能采用鴻蒙智行的解決方案。雖然動力信息尚未公布,但續航里程將達到700公里以上,并支持27分鐘內從30%充至80%的快充技術。
盡管ELEXIO的產品力已經達到了國產智能電車的主流水平,但要想在市場上突圍,還需精準定價,并重塑消費者對韓系電動車技術實力的認知。此前,IONIQ 5/6等進口車型因高價策略在中國市場遇冷,已經暴露了品牌溢價能力的不足。同時,廣汽豐田鉑智3X、東風日產N7等合資車型憑借高性價比展現出爆款潛質,這對北京現代來說既是挑戰也是啟示。要想在國內新能源市場取得突破,重拾“性價比”標簽,或許是一個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