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領域迎來新動向,自動駕駛初創企業Momenta與全球出行巨頭Uber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計劃于2026年初在歐洲正式啟動Robotaxi商業化運營,首批運營車輛將配備車載安全員,這一合作標志著中國自動駕駛企業首次以“前裝量產”能力進軍國際市場,并與國際主流出行平臺展開深度合作。
據了解,Momenta即將在今年推出行業內首個前裝量產的Robotaxi方案,該方案通過復用量產傳感器和計算單元,大幅降低單車成本。同時,依托“無圖技術”,該方案能夠在不同國家的城市道路環境中實現快速適配。預計首批車端無人的Robotaxi將在2025年底進入試運營階段。
Momenta的技術路徑以L2級智能輔助駕駛為基礎,通過大規模量產和實際駕駛場景持續積累數據,再將數據反哺到L4級Robotaxi系統優化,形成正向循環。公司內部將這一模式形象地稱為“一個飛輪、兩條腿”,其中飛輪代表數據,而“兩條腿”則分別是L2級智能輔助駕駛與L4級Robotaxi系統。
目前,Momenta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已進入130余款量產車型,并與別克、豐田、本田、凱迪拉克、上汽奧迪、智己等品牌展開合作,同時拓展至歐洲、澳新、中東、日本等國際市場。在自動駕駛Robotaxi領域,Momenta已與上汽旗下享道出行展開合作,共同布局國內Robotaxi出行生態。
Momenta在自動駕駛Robotaxi領域的優勢主要在于其強大的可規模化能力。其Robotaxi所采用的軟硬件平臺與現有的L2級ADAS系統保持一致,實現了技術通用與數據共享。目前,已有約30萬輛配備Momenta L2級別ADAS的車輛在道路上運行,這些車輛不斷積累多樣化、真實場景下的駕駛數據,相較于小規模Robotaxi試點項目,能夠更高效地支持系統訓練與優化。
對于Uber而言,與Momenta的合作不僅有助于樹立其科技感的品牌形象,增強用戶和投資者對其未來發展的信心,還能幫助其擴大在全球范圍內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領域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國內外網約車巨頭都在加速布局自動駕駛Robotaxi,雖然短期內難以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但長期來看,自動駕駛Robotaxi仍被視為行業發展的未來趨勢。
Uber在自動駕駛Robotaxi方面一直采取“多條腿走路”的策略,不僅與大眾、比亞迪、特斯拉合作引進電動車,還與Waymo、文遠知行、Cruise、Momenta等多家公司展開合作。與Momenta的合作,對于Uber來說,是其布局自動駕駛Robotaxi的重要一步。
然而,盡管自動駕駛Robotaxi前景廣闊,但仍面臨諸多現實難題。最關鍵的就是落地成本與盈虧平衡的時間窗口。即便Momenta借助前裝、無圖技術實現了成本優化,但Robotaxi的整體投入依然高昂。在尚未形成穩定收入模型的當下,如何支撐長周期的技術運營與城市推廣,是所有玩家必須面對的商業問題。
因此,Momenta與Uber的合作雖然具有重要意義,但雙方仍需警惕在路徑依賴中形成新的“技術烏托邦”幻想。Robotaxi的未來,不僅需要解決產業問題,還得去回應技術之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