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近日揭曉了其2025財年第二財季的業績報告,該財季截止至3月29日。數據顯示,蘋果在該財季實現了954億美元的總營收,相較于去年同期增長了5個百分點。凈利潤方面,蘋果達到了247.80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36.4億美元,也有5%的提升。
在具體產品線表現上,iPhone在第二財季的收入為468億美元,實現了2%的同比增長。Mac產品的收入達到了79億美元,增長了7%。而iPad的表現尤為亮眼,收入64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15%。
蘋果的服務業務也繼續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第二財季的收入達到了26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2%。蘋果的付費訂閱用戶數量已經突破了10億大關。
蘋果CEO蒂姆·庫克在財報發布后表示,蘋果在本季度取得了堅實的業績,尤其是服務業務的兩位數增長令人振奮。他還透露,蘋果即將推出的iPhone 16e將加入產品系列,同時新款Mac和iPad也充分利用了Apple芯片的強大性能。庫克還自豪地宣布,蘋果在過去十年中成功地將碳排放量減少了60%。
從市場區域來看,蘋果在大中華地區的營收為160.02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26%。而在北美地區,蘋果的營收則達到了403.1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16%。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庫克首次公開談到了關稅對蘋果的影響。他表示,在第二財季,關稅政策對蘋果的影響相對較小,因為公司優化了供應鏈以減輕損失。然而,對于即將到來的第三財季(4月至6月),如果關稅政策保持不變,蘋果預計將面臨約9億美元的額外成本。庫克還指出,6月之后的關稅政策對蘋果的影響難以預測,因為未來的變化尚不明朗。
庫克還透露了一個關于蘋果供應鏈的重要信息。目前,超過50%在美國銷售的iPhone產自印度,而iPad、Mac、Apple Watch和AirPods等產品的原產地則主要以越南為主。據外媒報道,蘋果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實現在印度組裝大部分或全部面向美國市場銷售的iPhone。
盡管在印度和越南的供應鏈布局日益擴大,庫克在電話會議上仍然強調,中國仍然是蘋果為其他國家生產“絕大多數”產品的重要基地。
然而,在財報發布后的美股盤后交易中,蘋果的股價卻下跌了3.81%,至205.2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