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三星公司陷入困境、即將崩潰的言論在一些媒體平臺上頻頻出現。這些言論聲稱,三星的LCD業務被迫退出,OLED市場份額下滑,手機業務萎靡不振,存儲芯片市場被中國企業蠶食,家電業務和晶圓代工業務同樣面臨中國企業的激烈競爭。然而,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三星公司最近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數據顯示,該季度三星營收達到了79.14萬億韓元(約合404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0%,創下了歷史新高。利潤更是高達8.22萬億韓元(約合4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21.7%,遠超市場預期。這樣的財務數據,顯然與“快要完蛋”的說法大相徑庭。
從具體業務來看,三星的手機業務表現尤為突出。DX部門營收達到了51.7萬億韓元,同比增長了51.7%。其中,智能手機業務營收占據了近50%,達到了37萬億韓元,營業利潤更是高達4.3萬億韓元。半導體業務同樣不俗,DS部門營收為25.1萬億韓元,營業利潤貢獻了1.1萬億韓元。
三星的家電、顯示等綜合業務也取得了可觀的營收,達到了14.5萬億韓元,營業利潤為0.3萬億韓元。這些數據表明,三星在各個業務領域都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
在全球市場上,三星依然保持著領先地位。其OLED屏全球市場份額第一,手機業務也穩居全球第一或第二的位置。存儲芯片方面,三星同樣是全球領導者。彩電業務也憑借其卓越的品質和技術,占據了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在晶圓制造領域,三星是全球掌握3nm技術的兩家企業之一,市場份額排名第二。
盡管近年來,三星在某些業務領域確實受到了一些中國企業的沖擊,市場份額有所減少,但其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依然穩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三星并沒有“瘦死”,反而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
三星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也令人矚目。2025年第一季度,三星的研發經費就達到了9萬億韓元(約合460億元人民幣),這一投入水平足以與華為相媲美。華為2024年全年的研發投入為1797億元,而三星一個季度的研發投入就接近了華為全年的一半。
因此,對于三星這樣的全球巨頭,我們不能輕易低估其實力。雖然在一些業務領域,中國企業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三星依然是一個值得尊重和學習的對手。我們需要在戰術上給予足夠的重視,不斷學習和進步,才能在全球市場上與這樣的巨頭同臺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