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化妝品行業老牌企業上海家化發布了其2024年度財務報告,數據顯示,該年度公司營收為56.79億元,與去年相比下滑了13.93%,更令市場震驚的是,其歸母凈利潤由正轉負,達到了-8.33億元,這也是上海家化自2002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虧損。
回顧上海家化2023年的業績,公司實現營收65.98億元,歸母凈利潤5億元,同比增長5.93%。與之相比,2024年的業績表現可謂大相徑庭。那么,是什么導致了這一突變?
分析指出,上海家化業績下滑的原因主要可以從兩方面來看。首先,公司內部進行了重大變革。2024年中期,上海家化迎來了新任董事長兼CEO林小海,他上任后迅速啟動了組織結構的調整,旨在提高決策效率和市場反應速度。然而,這一變革過程中,新舊模式交替、業務銜接等方面出現了“動蕩與摩擦”,導致公司本期盈利受到拖累。例如,公司主動消化百貨渠道的社會庫存,閉店導致開票收入減少,線上經銷商代理轉自營引發退貨,線下銷售部架構變動等,都對盈利產生了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境外市場的壓力也是導致虧損的重要原因。上海家化在2017年收購的英國嬰童品牌湯美星,因受低出生率、競爭加劇和經銷商降低庫存等因素的影響,表現不及預期。因此,上海家化對該筆交易形成的商譽計提了減值準備約6.13億元,這也進一步侵蝕了公司的凈利潤。
盡管商譽減值會對當期凈利潤產生沖擊,但從長遠來看,這相當于提前化解了隱患,使公司資產更加真實、透明地反映出其公允價值和基本面狀況。上海家化此次積極的釋放風險,也為2025年的輕裝上陣和財務改善打下了基礎。
事實上,上海家化的巔峰時刻定格在2021年,當年公司營收達到76.46億元,歸母凈利潤達到6.49億元。然而,近年來,公司卻顯露出不進反退的疲態。除了行業內卷日益加重的外因,以及年輕化策略不盡如人意之外,內部資源過于分散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上海家化并非一家單純的護膚品企業,其業務矩陣與競爭對手存在本質差別。公司起家于1898年創立的香港廣生行,后逐步拓展至護膚、彩妝、家居護理等領域,擁有佰草集、六神、美加凈、玉澤、啟初、家安等多個子品牌。這種多元化的業務結構雖然有助于多路徑創收和分散風險,但在物力、財力、人力等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也容易導致“貪多嚼不爛”,既不利于用戶心智的飽和式攻擊,也無法為產品的單點爆破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為了扭轉這一局面,上海家化已經開始整合資源,聚焦核心品牌。公司旗下多個品牌被劃分為三個梯隊,構建起“賽馬機制”,其中六神和玉澤被列為第一梯隊,將著力打造成為細分行業中的領跑者。同時,公司還加大了品牌建設的投入,夯實品牌實力,為公司的長線發展積蓄能量。
除了品牌再聚力之外,線上渠道也是上海家化此番重點發力的地方。與同業相比,上海家化的線上渠道起步較晚,相對落后。因此,公司祭出了突破興趣電商、發展新興電商、穩固平臺電商的“三板斧”,并著重提升以內容為中心的公域+私域的運營能力,以及物流速度和客服質量等。
這些努力正在逐漸顯現成效。今年一季度,上海家化多個品牌在抖音平臺自播業務GMV實現三位數增長,線下渠道也積極拓展新興渠道,拓店近4萬家,新興渠道銷售額雙位數增長。公司預計全渠道營收將實現雙位數正增長,業務重新步入上行軌道。
值得注意的是,社保基金、匯豐銀行等大機構已進入上海家化的前十股東行列。同時,自今年年后,上海家化的股價也呈現出45°向上的走勢,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市場對上海家化改革的認可和對其后續成長的看好。
上海家化還在不斷迭代產品力,提升組織活力。例如,玉澤從視覺形象到產品配方及科技層面進行了全面更新,六神推出了更具顏值和便攜性的隨身蛋新品,佰草集則依托“新七白”系列的全線迭代,進一步豐富了品牌內涵。
盡管上海家化的2024年年報并不盡如人意,但公司“對癥下藥”的策略已經明確,肌底變強、變韌的信號也已經悄然浮現。未來,隨著公司改革的深入推進和各項措施的逐步落地,上海家化有望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