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汽車領域,車主們常常幻想一個場景:如果電動汽車的充電速度能與燃油車加油相提并論,幾分鐘內便能完成,那該是多么理想的狀態。這一愿望同樣縈繞在重卡車主以及電動貨運車輛用戶的心頭。2024年,華為攜手首批車企及充電運營商,共同成立了超充聯盟,旨在通過共建生態的方式,為用戶構建一個覆蓋廣泛、體驗極致的超充網絡。
華為董事、數字能源總裁侯金龍透露,華為數字能源已經與北奔重汽、北汽福田、東風商用車、DeepWay深向、廣汽領程、江淮汽車、慶鈴汽車、陜重汽、徐工汽車(按拼音順序排列)等車企攜手,成功打通兆瓦超充技術的關鍵環節。預計2025年,將有30至50款車型面世,這將加速重卡電動化的全場景應用。
電動重卡作為交通運輸領域減排的主力軍,其推廣應用將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當前,電動重卡領域在續航能力和補能方案上持續創新。華為的兆瓦超充技術能夠實現“充電五分鐘,行駛百公里”的壯舉。
那么,兆瓦超充究竟是什么?它又如何解決電動重卡補能的痛點?傳統重卡充電功率通常在120-360kW,電流在250-600A之間,電池壽命一般為3年,充電倍率為1-1.5C。在不少物流運輸場景中,電動重卡每天需要充電1-2次,每次充電時長約為1-2小時。在充電網點少、業務量大的情況下,運輸用戶需要為重卡預留更多充電時間,甚至可能需要增加車輛,這無疑增加了成本。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華為數字能源攜手多家車企、充電運營商及行業伙伴,共同見證了“超充聯盟2.0”的發布。這一舉措標志著超充業務從乘用車領域擴展至商用車領域,將有效解決電動重卡的補能焦慮。華為兆瓦超充的充電功率在MW以上,電流持續輸出在KA以上,能夠在15分鐘內實現極速補能,使電動重卡與傳統燃油重卡的充電時長差距大幅縮小。
自“超充聯盟1.0”發布以來,華為超充已覆蓋260多個城市、50多條高速。2.0時代不僅帶來了補能速度從乘用車的“一秒一公里”到電動重卡的“充電五分鐘,行駛百公里”的持續突破,還構建了更廣泛的兆瓦超充網絡。華為數字能源表示,其已在山東、廣西、廣東等地區部署了充電網絡,致力于“讓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質量充電”。
補能速度的提升將極大地推動重卡電動化進程,加速物流新能源化的步伐,同時也將推動華為兆瓦超充進入全新時代。在重卡電動化浪潮下,傳統大功率充電無法提升補能效率,物流用戶在充電過程中常遇到電池和整車發熱的問題。華為兆瓦超充解決方案通過攜手車企、電池廠商等上下游企業,重新定義、聯合設計、統一標準,打造了專屬兆瓦級超充方案,解決了大功率充電發熱等問題。
活動現場發布的業界首個全液冷兆瓦級2400A持續穩定輸出解決方案,以其全液冷設計達到了極高質量標準,適應物流場景的極端環境。從SOC10%到90%只需15分鐘,系統散熱能力提升6倍以上,電池溫度保持在45攝氏度以下。無論是在酷熱的吐魯番還是極寒的牙克石,該方案都能正常充電,使用壽命長達10年。在場站部署實踐中,該方案使補能效率提升4倍,物流運輸效率提升15%。按車貨總重49噸、每公里節能1.5元計算,全年車輛行駛10萬公里可節約15萬元成本。
華為數字能源副總裁何波表示,“15分鐘”重卡補能方案將開啟全電物流新時代。同期,華為數字能源與眾多客戶伙伴共同簽署了重卡兆瓦超充物流一張網協議,致力于使重卡電動化從封閉場景走向全場景。
活動期間,華為兆瓦超充方案在上海臨港“交通強國1號站”正式啟用。發布會后,行業專業人士和媒體記者共同見證了華為兆瓦超充的卓越性能。一輛重卡牽引車在15分鐘內順利完成從10%至90%的充電,充分展示了兆瓦超充的技術實力和超充聯盟2.0以及產業鏈各方合作共贏的硬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