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螞蟻數科隆重推出了其最新的“可信數據空間軟硬一體解決方案”。這一創新方案以“即插即用”的設計理念,為企業迅速構建或接入數據空間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同時,螞蟻數科還與清華大學的天工計劃攜手,共同發布了產品碳足跡場景應用,旨在推動全球碳足跡數據的無縫連接與共享。
該解決方案的核心優勢在于,它確保了產業鏈生產數據在保持可用性的同時,實現了數據的不可見性,而碳足跡數據則可以被追溯且無法被篡改。這一特性極大地促進了產業鏈碳足跡數據的流通與互認,從而為中國出口企業突破“綠色貿易壁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過精準測算碳排放數據,企業能夠更好地應對國際貿易中的環保要求。
針對目前國內在碳足跡數據標準與系統方面的不足,如缺乏透明度、互通性以及國際互認等問題,螞蟻數科與清華大學共同打造的碳足跡可信數據空間,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有效的途徑。這一數據空間不僅支持數據庫開發者建設LCA或碳足跡基礎數據庫,還與國際各類相關數據體系保持了良好的兼容性。清華大學碳中和講席教授徐明指出,“開放架構+開源工具”的模式,對于構建碳足跡生命周期數據生態至關重要,它將有助于建立一個安全、真實、互信的數據環境。
螞蟻數科智鏈數通部總經理李書博表示,可信數據空間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螞蟻數科希望通過軟硬一體化的產品,降低開發者的使用門檻,從而推動數據要素的安全、高效流通。與清華大學在雙碳領域的合作,旨在解決企業間數據共享與隱私保護之間的難題,既保護了上下游的商業機密,又確保了碳足跡數據的可信流通。這一合作對于電池、光伏等高出口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利好,它將助力這些行業更好地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為中國出口企業提供“中國標準、全球互認”的數據服務。
據了解,螞蟻數科此次發布的解決方案,將區塊鏈、隱私計算、數據脫敏等技術集成在軟硬一體機中,并預裝了全棧軟件。這一“即插即用”的解決方案,大大縮短了企業的部署時間,相比傳統模式,部署時間減少了90%。作為首批通過信通院數據空間產品測評的國產化方案,該解決方案支持大規模數據流通,內置開源大模型,支持多方協同推理與微調,為AI新基建提供了高安全、高性能的底層支撐。除了產品碳足跡場景外,該方案還在城市數據空間、公共數據授權運營、企業行業數據空間建設等多個領域提供了相關的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