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一屆上海車展的盛大啟幕中,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熱鬧景象。本屆車展以“擁抱創(chuàng)新,共贏未來”為主題,匯聚了近1000家參展企業(yè),其中新能源與智能化技術的展示成為全場焦點。比亞迪攜旗下騰勢、仰望、方程豹三大品牌強勢入駐8.1H館,展示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強大實力。小米汽車展臺則因獨特的閃電黃棒球帽贈品而引發(fā)排隊熱潮,成為車展上的一大亮點。
與這些熱鬧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昔日的“超豪華專區(qū)”在本屆車展上顯得冷清許多。賓利在7.1H館獨領風騷,而保時捷則與問界、奧迪共同擠在5.1H館,這一變化反映出超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困境。蘭博基尼、勞斯萊斯等知名品牌紛紛缺席,背后是中國百萬級豪車市場銷量的暴跌。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一季度,該市場銷量同比下跌53%,蘭博基尼跌幅更是高達67.3%,勞斯萊斯在華銷量也大幅下滑。
在超豪華品牌受挫的同時,自主品牌卻展現(xiàn)出了強勁的發(fā)展勢頭。仰望品牌在上海車展前夕宣布累計銷量突破1萬臺大關,成為首個達到這一成就的國產百萬級品牌。其旗下的仰望U8從正式交付到銷量破萬僅用了17個月時間,這一成績甚至超過了法拉利在華的銷量。車展上對標邁巴赫的國產超豪華車型尊界S800預訂量也迅速攀升,展現(xiàn)出巨大的市場潛力。這些國產高端車型不僅擁有顛覆性技術,更通過技術平權策略,將原本專屬于超豪華品牌的功能普惠化。
除了超豪華品牌的缺席,韓系與法系車的集體退場也成為本屆車展的一大看點。韓系車自2002年入華以來首次缺席A級車展,其在中國市場的輝煌已成往事。曾經年銷量突破百萬的北京現(xiàn)代,如今已風光不再。韓系車的沒落源于產品力崩塌、電動化滯后以及智能化短板等多重因素。同樣,法系車也面臨著相似的困境。標致、雪鐵龍等品牌銷量大幅下滑,所謂的法系情懷在現(xiàn)實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上海車展的“消失名單”不僅揭示了超豪華品牌和部分合資品牌的困境,更彰顯了中國汽車市場的殘酷生存法則。隨著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和全球化進擊,跟不上節(jié)奏的玩家將逐漸被市場淘汰。在中國車企開始定義行業(yè)規(guī)則的時代背景下,那些無法適應市場變化的品牌,最終將只能黯然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