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呈現出顯著的增長態勢,至2024年,其銷量已成功跨越427萬輛大關。然而,隨著市場份額的持續擴大,比亞迪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網絡攻擊。眾多“網絡水軍”與“黑公關”有組織地對比亞迪進行抹黑,企圖影響其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比亞迪再次采取了強有力的反擊措施。據悉,“葡萄碎碎冰”因散布關于比亞迪的謠言,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這一行動不僅彰顯了比亞迪對黑公關行為的零容忍態度,也向外界傳遞出強烈的信號:任何試圖損害比亞迪聲譽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為了更有效地打擊黑公關,比亞迪早在2021年就宣布懸賞5萬至100萬元征集相關線索。隨后,這一懸賞金額更是被提升至500萬元,并宣布長期有效。這一舉措極大地提高了懸賞機制的威懾力,也激發了公眾參與打擊黑公關的積極性。
據比亞迪法務部透露,2025年初,已有15位提供黑公關線索及證據的舉報人獲得了1萬至30萬元不等的獎勵。其中,一位提供重大價值證據的舉報人更是獲得了高達100萬元的獎勵。這些舉措不僅為比亞迪打擊黑公關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整個汽車行業樹立了榜樣。
在法律維權方面,比亞迪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果。2024年底,比亞迪起訴自媒體大V“龍豬-集車”的名譽權糾紛案獲得法院支持。法院判決被告刪除侵權言論、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比亞迪經濟損失等共計201.87萬元。這一勝訴不僅為比亞迪維護了合法權益,也為行業打擊黑公關樹立了司法典范。
黑公關的存在對汽車行業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它們不僅直接損害了企業的合法權益,還扭曲了市場競爭秩序,最終傷害了消費者利益和行業創新動力。更嚴重的是,黑公關可能導致企業市場價值直接受損,虛假負面信息會影響投資者信心,導致股價異常波動。
黑公關還侵蝕著消費者信任基礎。在汽車購買決策過程中,消費者高度依賴媒體信息和用戶評價。一旦網絡上充斥著水軍評論和虛假測評,消費者的判斷將被嚴重干擾。因此,打擊黑公關不僅是企業的責任,也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市場秩序的重要舉措。
為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和整個汽車行業的公平競爭環境,比亞迪采取了“法律+懸賞”的組合拳策略。這一策略不僅有效打擊了黑公關行為,也為行業樹立了標桿。比亞迪的嚴厲反擊行動值得整個行業借鑒和學習。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任何試圖通過不正當手段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比亞迪的嚴厲反擊行動再次提醒我們:在網絡空間中,一言一行都需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