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合資汽車品牌紛紛展示了它們在新能源領域的最新成果,不再僅僅作為市場的追隨者,而是積極通過技術革新和策略調整,力求在新能源賽道上占據一席之地。大眾、馬自達、豐田和本田等品牌均帶來了融合本土化技術的新車型,展示了它們在智電產品方面的全新布局。
大眾汽車在此次車展上展出了三款概念車,分別來自大眾安徽、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它們分別是ID.EVO、ID.AURA和ID.ERA。ID.EVO憑借800V高壓平臺,實現了充電10分鐘續航300公里的快速補能能力,其智能駕駛系統更是融合了小鵬的視覺技術。ID.AURA則基于專為中國市場開發的CMP平臺,著重強化了AI交互和高級智能駕駛能力。而ID.ERA作為大眾的首款增程式車型,綜合續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搭載EA211 1.5T發動機,直接對標理想L系列車型。這三款概念車的量產版本預計將在年內上市,體現了大眾對中國市場需求的快速響應。
馬自達在此次車展上推出了EZ-60車型,這款車型雖然基于深藍S07平臺,但通過融入馬自達標志性的“魂動”設計和“人馬一體”的駕控理念,實現了1+1>2的效果。新車在家族設計中加入了“九風道”空氣動力設計,不僅降低了風阻,還有助于提升續航水平,同時保持了馬自達品牌的科技感與辨識度。新車還配備了4nm座艙芯片、裸眼3D HUD和AI語音功能等智能化配置,這在馬自達燃油車時代是難以想象的。同時,新車還保留了“人馬一體”操控基因和連續可變阻尼懸架,實現了舒適與運動性能的平衡。
豐田汽車在本屆車展上推出了鉑智7車型,這款中大型純電轎車以“激光雷達+鴻蒙座艙”為核心賣點,車長超過5米,直接對標比亞迪漢。鉑智7在保留豐田實用風格的同時,顯著提升了智能化配置,體現了豐田對中國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雖然價格尚未公布,但鑒于鉑智3X的成功案例,預計鉑智7也將繼續走高性價比路線。
本田汽車在新能源轉型方面相對坎坷,但廣汽本田P7的上市終于讓本田在價格和產品上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此次車展上,廣汽本田又帶來了GT車型,新車將進一步強化本土化策略,包括搭載Momenta大模型智能駕駛方案、接入DeepSeek AI大模型、與寧德時代合作開發磷酸鐵鋰電池與CTB一體化技術等。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新車的智能化水平,也展示了本田在新能源領域的持續投入和創新能力。
綜合來看,合資品牌在上海國際車展上展示的智電戰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技術本土化、體驗差異化和價格體系重構。通過與中國供應商的合作,合資品牌快速彌補了智能化和三電技術的短板;通過融入更多中國用戶關注的智能配置和場景化功能,實現了體驗差異化;通過高性價比的產品策略,合資品牌正在爭奪主流市場的話語權。然而,合資品牌在新能源轉型過程中仍面臨兩大挑戰:如何平衡全球化技術標準與中國市場的獨特需求,以及如何在快速迭代的新能源賽道中維持長期研發投入與品質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