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近日發布的2024年度財報數據,再次彰顯了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數據顯示,該公司全年銷量、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及扣非凈利潤均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427.21萬輛、7771.02億元、402.54億元和369.83億元,同比增長41.26%、29.02%、34%和29.94%。這一業績不僅讓比亞迪蟬聯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冠軍,更使其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
多家證券機構對比亞迪的財報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華創證券指出,比亞迪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和海外市場的快速增長,維持“強推”評級,并上調了A/H股的目標價。華龍證券則認為,比亞迪通過推進智能駕駛技術的普及和海外產能的布局,產品力顯著提升,全球化進展順利,給予“買入”評級。然而,也有機構提醒投資者,比亞迪在銷量、出海進展和高端化方面存在不及預期的風險,以及價格戰和原材料價格波動可能帶來的挑戰。
盡管比亞迪在銷量和營收上取得了顯著增長,但單車收入和單車凈利潤并未隨之提升,反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略有下降。這主要是由于比亞迪采取了規模化效應來抵消價格戰的影響。盡管如此,比亞迪的強勁增長勢頭、扎實的技術優勢和穩健的財務實力仍然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比亞迪的成功離不開其在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的深厚積淀。在電動化領域,比亞迪推出了“e平臺3.0 Evo”和“第五代DM技術”,顯著提升了產品的性能和競爭力。在智能化領域,比亞迪推出了“整車智能”戰略和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天神之眼”,進一步增強了產品的智能化水平。比亞迪還計劃在今年將“天神之眼”下探至7萬級市場,并推出超級e平臺和兆瓦閃充技術,最高充電功率可達1兆瓦,5分鐘內即可補能407公里。
為了保持技術領先,比亞迪在研發上投入了大量資金。2024年,比亞迪的研發投入達到約541.61億元,同比增長35.68%,累計研發投入已突破1800億元。這一研發投入規模在中國汽車上市公司中遙遙領先,是小米集團的2倍有余,吉利汽車的3倍有余,蔚來汽車的4倍有余。比亞迪的研發團隊規模也居中國(亦或是全球)汽車行業首位,截至2024年底已超過12萬人。
除了技術投入,比亞迪還通過多品牌策略來完善市場布局。目前,比亞迪已經構建了由“比亞迪”、“方程豹”、“騰勢”及“仰望”所組成的多品牌梯度布局,并推動了集團銷量的屢創新高。特別是在海外市場,比亞迪通過攜手全球優質經銷商、推進本地化生產和搭建出海船隊等方式,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渠道。截至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足跡已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城市。
比亞迪還通過自建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體系,建立了強大的產業鏈整合能力。這不僅降低了造車成本,還避免了大量資金沉淀在供應商賬期上的問題。特別是“刀片電池”的裝機量在2024年達到了近200GWh,進一步鞏固了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比亞迪向上游供應商付款的平均周期為127天,優于國內主流上市車企的平均付款周期,這不僅提升了供應商的合作意愿度,還增強了生態黏性。
比亞迪的穩健財務表現也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截至2024年底,比亞迪的現金儲備達到1549億元的歷史峰值,有息負債規模降至285.8億元,占總負債比例僅為4.9%,為行業最低水平。這意味著比亞迪目前的現金儲備是同期有息負債的五倍以上,償還債務毫無壓力。同時,比亞迪的資產負債率也由2023年的77.86%下降至74.64%。比亞迪在3月初還完成了一項刷新過去十年全球汽車行業股權再融資紀錄的“閃電配售”,融資434億元,為未來的研發投入和業務擴張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