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AI)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利用AI生成多樣化的內容。這一趨勢引發了關于人類價值是否會被AI所取代的廣泛討論。近期,知乎平臺上掀起了一場關于“人類靈感能否交給AI”的熱議,眾多領域的專家和用戶基于各自的經驗與見解,就人類與AI的關系展開了深入探討。
在這場討論中,一個有趣的問題被提出:“如果李白生活在現代,他會對AI創作持反對態度,還是會積極擁抱并加以利用?”這一問題激發了知乎用戶的熱烈反響。答主“瞻云”堅定地表示,李白不太可能對AI創作的詩文產生興趣,因為李白的詩歌擁有獨特的評價體系,這與其個性、社交環境以及所處的歷史節點緊密相連,是AI難以復制的。
盡管李白可能不會對AI創作持開放態度,但現代創作者們卻不可避免地在使用AI輔助創作。關于創作中“人味兒”的重要性,答主“范函子Skyline”指出,人們之所以強調創作中的“人味兒”,是因為它承載了對愛情的歌頌、對知識與經驗的傳承,以及對終極人性的探索。
然而,人類創作的獨特性并不意味著AI在創作領域沒有一席之地。針對“中小學生從小依賴AI寫作文的影響”這一話題,答主“洗芝溪”認為,每個時代都需要篩選出適應時代需求的人才。在AI時代,具備系統性框架思維能力至關重要,而AI可以作為輔助工具,幫助填充框架內的內容。
隨著AI生成內容在社交媒體上的泛濫,部分用戶已難以分辨內容的真偽,這導致一些創作者在面對AI時感到無力與恐懼。在AI能力邊界不斷拓展的背景下,如何凸顯人的價值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答主“Felina”認為,人的價值在于為他人和自我建立“錨點”,這有助于避免被AI的強大所擊垮,同時也能成為他人心目中的指引。
答主“Scotty”則強調,人類最寶貴的特質在于表達能力。盡管AI可能暫時取代了人類的表達成果,但它無法取代表達本身。因此,正視人的主體性,將成就歸功于創作者,是AI時代應有的新道德。
知乎作為AI領域創業者的聚集地,以及AI趨勢發布的首選平臺,在此次討論中再次發揮了重要作用。眾多一線從業者在此分享經驗與見解,為AI時代的技術和應用創新提供了寶貴啟示。通過這場關于“人類靈感能否交給AI”的討論,人們不僅深入探討了AI與人類的關系,還為未來的技術與人文融合提供了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