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行業內掀起了一場關于4S店經營模式的變革風潮。傳統車企紛紛推出新型輕量化渠道策略,以降低投資門檻,吸引更多經銷商加入,這一舉措引發了廣泛關注。
在青島,林肯汽車“星火燎原”計劃的首家門店正式開業,這家門店僅占地400平方米,面積不到傳統4S店的三分之一,卻能提供完整的汽車銷售與服務流程。據悉,林肯的輕量化策略中,投資150萬元、配備4個維修工位和10人團隊的小型店面即可運營。在此之前,一汽大眾、一汽奧迪、上汽大眾等車企也已涉足輕量化網絡。
近年來,汽車經銷商的日子并不好過。今年一季度,運通、寶利德兩大經銷商集團相繼陷入困境,8家上市4S集團發布的財報也顯示,美東、正通、和諧等5家集團合計虧損超過43億元,整個行業寒意逼人。
面對經銷商的困境,車企開始調整渠道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過去,車市繁榮時期,4S店動輒千萬級的投資規模被視為成功的必要投入,豐厚的利潤回報讓這一模式備受追捧。然而,隨著燃油車市場遇冷,賣車不賺錢的現實讓4S店昔日的投資成本成為負擔,經銷商怨聲載道,主機廠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緩解矛盾。
以一汽奧迪為例,其渠道調整策略包括資產優化、減少管理單元和盤活售后。資產優化方面,通過輕量化小店置換大店,降低投入成本。如衢州信奧店,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總體投入186萬元,較傳統4S店模式優化70%,且布局于城區,提升曝光度和銷售機會。減少管理單元方面,鼓勵同一轄區內的投資人用核心團隊統籌多家網點,開發衛星店,形成協同經營。盤活售后方面,通過配件和工時降價,提供折扣權益,提高流失客戶回流比例,并上線抖音官方售后旗艦店,以高性價比售后團購套餐為經銷商引流。
車企降低投資門檻的意圖顯而易見,一是增加銷售渠道,提升銷量;二是穩定現有經銷商隊伍,增強渠道信心。當前,有實力的4S投資人稀缺,千萬級投資門檻難以吸引新入局者,而輕量化模式則能吸引更多嘗鮮者。尤其對于二線豪華品牌而言,銷量下滑導致經銷商生存困難,再不降低成本,將面臨經銷商退網的風險,最終影響整個品牌體系。
然而,經銷商是否會為輕量化模式買單,關鍵在于能否盈利。輕量化模式雖不能直接解決新車銷售虧損問題,但能降低房租、設備折舊等固定成本,通過售后業務維持門店運營,甚至反哺銷售。對于老店而言,輕量化模式可作為原有渠道的補充,但對于新店來說,缺乏售后業務積累,盈利難題依舊存在。
經銷商是否接受輕量化模式,還取決于是否需要承擔庫存壓力。在當前市場行情下,主機廠面臨銷量壓力,壓庫現象難以避免。若車企本身銷量下滑,再強行壓庫,輕量化模式對經銷商將失去吸引力。因此,車企在推出輕量化模式時,需平衡銷量目標與經銷商利益,避免過度壓庫。
經銷商與車企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經銷商渴望擁有平等對話的權利,而車企則一心想要鞏固市場份額。雙方對于利潤的追求本質上一致,但在獲取利潤的方式及存活周期上存在分歧。實力不濟的中小經銷商選擇跑路或轉投其他品牌,大型4S集團則通過關停并轉的方式,主動拋棄盈利不佳的車企,以此作為與主機廠談判的籌碼,索要更多政策支持。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崛起,傳統車企面臨新能源車企的全面圍剿。如何在存量競爭階段保持競爭力,讓賣車不賺錢的經銷商繼續跟隨,成為車企亟待解決的問題。輕量化渠道或許能在短期內緩解矛盾,但從長遠來看,如何穩固雙方關系,仍需車企與經銷商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