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全球新能源舞臺上,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了1300萬輛大關,其中比亞迪以驚人的430.41萬輛產量,樹立了新的里程碑。深圳,這座被譽為“創新之城”的都市,不僅因比亞迪的輝煌成就而備受矚目,更在氫能產業的浪潮中,展現出了成為“新能源汽車第一城”之外的全新雄心。
氫能,作為新能源領域的璀璨新星,正吸引著全球的目光。深圳,憑借其卓越的產業環境和強大的創新能力,將氫能產業納入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重點發展方向,并有望再次孕育出改寫產業格局的領軍企業。氫藍時代,這家寓意“氫出于藍而勝于藍”的企業,正以驚人的速度在氫能領域嶄露頭角。
氫藍時代的技術創新歷程,堪稱中國氫能產業的一部奮斗史。這家成立僅七年的企業,已突破氫燃料電池領域的全鏈條技術瓶頸,手握近400項專利,技術迭代速度令國際同行贊嘆不已。從全球首款額定功率132kW單堆氫燃料電池系統,到全球首款260kW大功率車用系統、國內首個兆瓦級船用系統和國內首款氫能發電場景專用系統,氫藍時代的技術實力正在全球范圍內引發關注。
在氫藍時代的企業級測試基地,工程師們正忙于調試新一代高穩定性兆瓦級長壽命氫能發電系統。這款革命性產品不僅將改寫調峰電站的未來,更是氫藍時代全產業鏈突圍戰略的縮影。通過聯合南方科技大學等機構,氫藍時代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形成了氫能發電產品的行業標桿,實現了“研發-仿真-工程-運維”的全鏈條技術閉環。
在商業化方面,氫藍時代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果。2024年2月,氫藍時代以3.7億元中標大慶40MW氫能調峰電站項目,這一全球最大的PEM燃料電池發電項目,不僅證明了氫藍時代的技術實力,更標志著氫能發電經濟可行性的首次驗證。氫藍時代在核電應急電源領域和“綠氫制儲加用”一體化項目中,也展現出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深圳作為經濟大市和科技之都,對氫能產業的支持力度同樣不容小覷。從基礎研發到產業集群,再到創新示范,深圳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氫能產業生態。氫藍時代作為深圳氫能產業的領軍企業,正受益于這座城市的創新生態和政策紅利。深圳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35年全市氫能產業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氫能產業已成為深圳五大戰略產業之一。
在政策支持、場景開放和金融賦能下,深圳氫能產業正實現超常規發展。氫藍時代參與的“高性能長壽命燃料電池”國家重點項目,依托深圳完善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將燃料電池控制系統精度提升至0.1毫秒級。深圳還規劃了氫能產業創新走廊,龍華區能源科技城的落地更是為氫能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氫藍時代的崛起,不僅展示了深圳在氫能領域的創新能力,更揭示出清晰的“深圳模式”:技術市場化、場景規模化、生態協同化。這種模式正在改寫全球氫能競爭格局,為中國制造在全球能源革命中贏得了新的優勢。
在國際舞臺上,氫藍時代同樣展現出了中國企業的風采。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COP29)上,氫藍時代自研的新一代氫能自行車代表中國綠色低碳創新產品向世界展示,引發了與會嘉賓的強烈興趣。
展望未來,氫藍時代將繼續在氫能領域深耕細作,借力灣區人才聚集優勢,引入高階海外人才,全力攻關關鍵技術;同時,聯合更多能源領域的國央企,探索新型電力系統;并在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布局氫能船舶示范基地。這些布局不僅將推動氫藍時代在全球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更將為中國能源革命貢獻深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