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檔名為《羅永浩的十字路口》的視頻播客中,羅永浩與數碼博主何同學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話題聚焦于錘子科技的過往經歷。其中,2018年5月15日在北京鳥巢舉辦的那場發布會成為了兩人討論的焦點。何同學回憶起當時在現場觀看發布會的感受,直言自己感到十分困惑。羅永浩對此表示認同,他坦言,即便是對錘子科技最為忠實的支持者,在那場發布會上也難免會產生困惑。
羅永浩進一步解釋了當年決定推出TNT工作站的初衷。他表示,自己一直渴望在科技領域做出一些突破性的創新,不甘于僅僅進行小修小補。他堅信,通過將多點觸控和語音技術融入桌面級電腦,能夠顯著提升工作效率,甚至超越傳統的PC和Mac。羅永浩還提到,當時三星和華為等廠商也在探索“手機接大屏”的體驗,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錘子科技在推出堅果R1手機時,就為其配備了較大的內存,并計劃在CPU迭代后,利用手機實現桌面級的應用體驗,這種體驗相較于手機和電腦間的云同步文件更為直接和便捷。
然而,羅永浩也坦誠地指出了當年推出TNT工作站所面臨的挑戰。他認為,當時的決策本身并無錯誤,但受限于資源不足,以及語音識別技術尚未得到AI的加持,導致TNT在準確識別語音方面存在困難。他詳細解釋了TNT的操作邏輯,特別是按住說話的功能設計,旨在在人與電腦交互時,將眾多的可能性縮小至幾個,從而提高識別準確率。盡管在當年的現場演示中出現了失誤,但羅永浩強調,內部的demo版本在準確率上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幾。
在對話中,何同學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如果當年錘子科技沒有推出TNT工作站,是否能夠避免倒閉的命運?羅永浩回答道,如果不做TNT,錘子科技或許能夠多支撐幾年。但他也指出,即便如此,錘子科技也面臨著兩種可能:一是維持小而美的狀態,艱難掙扎,直到AI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才可能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二是運氣足夠好,能夠咬牙堅持到AI技術的突破,從而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羅永浩認為,手機廠商想要保持“小而美”的狀態異常艱難,從這個角度來看,錘子科技的倒閉或許并非全然是壞事。
回顧錘子科技官網的信息,堅果TNT工作站本質上是一塊搭載27英寸IPS全貼合4K屏幕的顯示屏,支持十點觸控,內置獨立音頻信號處理器,并配備了“十大神鈕”,旨在實現高效便捷的操作體驗。盡管TNT工作站在市場上并未取得預期的成功,但羅永浩對于其設計理念和創新精神的堅持,仍然值得業界和消費者的關注與思考。











